近年来,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对雷电防御宣传都比较多,传播相关防御知识的渠道也更加丰富,但大部分农民不关心也不知道怎样防雷电,对雷电的选择性、瞬间性知之甚少,因而在雷电来临前的避险意识也较为薄弱。除此之外,在农村旷野中,躲雨亭也大都没有防雷设施,一旦遭受雷击,就容易造成伤亡事件。
雷电预防环节薄弱
雷电属于自然地理现象,因而雷电的危害以预防为主,人们对于雷电灾害防御的要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赣州市雷电灾害防御中心工作人员叶建国介绍,关于建筑物防雷电设计的社会监管分为防雷行政审批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两项。“城区建筑施工前必须将防雷装置设计交给我们审核,通过了才能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专门的检测所介入到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施工完成后,也会有专业的验收审查,确定建筑是否符合要求。”叶建国告诉记者。
而目前进展较不乐观的主要是后期管理这一部分,叶建国告诉记者,每套防雷设施按照规定,必须在投入使用后实行年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得到保障。“我们的很多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且长期风吹日晒的设备也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防雷装置需要定期维护和定期‘体检’,但很多小区在交房使用后,有物业的小区在物业费中也没有关于防雷装置的年审﹑维护费用,后期维护无人问津。”
在接下来的防雷工作中,我市气象部门将继续加强防雷科普宣传,丰富传播渠道,并加强对雷电天气的预报。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防雷设施建设,加强防雷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对公共场所及易燃易爆场所的检查,加强学校和农村地区防雷安全工作。“接下来我们也在考虑增加雷电监测设备和网点,提高雷电预报的准确性。”钟礼平告诉记者。(记者刘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