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西南地区

70岁江晓林:想办傣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云南网 2014-12-19 16:15:11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从教师到研究民族学

江晓林的履历里这样记录他大学毕业后的经历。

196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种过地,牧过羊、放过马。之后,在临沧凤庆当了一年的乡村小学教师、6年的中学教师。

中间吃过的那些苦,以及在凤庆那样偏僻的乡村小学,差点因阑尾炎导致生命危险这些经历,都被他以“与父亲年少时的经历相比,不值一提”略过去了。

再回到昆明后,他到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前身)任教。

“当时为什么没有去云南大学,觉得父亲在云南大学已经做得很有成就了,我去的话干得好,是沾了父亲的光,干不好会累及父亲受影响。”江晓林说,进入到云南民族大学后,系主任是一个喜欢做民族调查的,经常有机会出差,慢慢也对民族的东西感兴趣了。

这是当初读中文系的江晓林没想到的。“小学三四年级时,父亲去昆明近郊做田野调查时,仅仅只是玩玩而已。”

江应樑对子女的教育都是顺势而为,不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后来,得知江晓林走上了民族研究道路时,并没有多做评价,只是在带研究生时,也让他去听听课。

起步晚没关系,关键是认真。江晓林是从中年以后才开始做民族研究的。多年来,他到边疆民族地区,必带的是照相机,打拓片的一套工具,喜欢找田夫野老、土司后裔,听他们讲述传说、故事。

1985年,江晓林去芒市出差,找到一个老人讲傣族历史。拿着本子记录3天后,发现这位老人跟他原来接触的所有傣族老人都不一样,讲得太细了。

第四天,江晓林问老人:“你跟我讲的这些,是怎么来的?”老人当时一句话没说,就进了屋子。“我心里很忐忑,以为哪里得罪老人了,但没有走。”

过了一会儿,老人从屋里拿出一本破破烂烂的傣文书,还是老傣文,盖着“芒市安抚司”的大印。“像这样的书,我知道的有3部,一部在西双版纳,上个世纪30年代时,被内地一个学者借走,毁于战火;一本被耿马土司家族带去缅甸,上世纪80年代送回国内,现在收藏在耿马县档案馆;另外一本就是老人手中的这本。”江晓林当即决定,请老人从第二天开始翻着书一页一页讲,他一页一页原文记录。

后来他才知道,这部珍贵的傣文典籍文革时差点被烧毁,又阴错阳差地被从“破四旧”的火堆中拿出来,藏在了墙缝中。文革结束后,经老人几番寻找,才找了回来。

江晓林这一逐字逐句记录就是半年,此书记录了整个芒市土司历史,特别记述嘉庆年间当地傣族、景颇族、德昂族之间发生过一场械斗,这段历史是汉文史料中根本没有记载的。学校几次催促他回昆,他都十分不舍。硬是冒着被学校开除的危险,全部记录下来才回昆。

后来,江晓林把这个故事讲给了父亲听。“父亲这人习惯不当面说小子干得不错,但我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了欣慰。也是从这一次,父亲才觉得我真正入了民族学研究这个门槛。”

分享到6.79K
吃豆子 落井下石
有多少经典可以重来:2014年风光不再的行业巨头们 中国股市为何疯狂:不仅仅因政策利好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超大胆!56岁麦当娜炫彩大片与蛇共舞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片警故事》

        详细>>

        圆梦北京之《陌生的兄弟》

        详细>>

        圆梦北京之《京味传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