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华北地区

南开学子“网络语言”微调查 倡议网语文明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土肥圆’是什么意思?‘黑木耳’、‘大叔控’、‘玛丽苏’是什么意思?如果不借助‘度娘’我真的不能够理解!”这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在一次关于网络语言座谈会上的“吐槽”。

近日,南开大微博协会、国学社两大学生社团利用微信平台对围绕“网络语言”进行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脏字、国骂演变而来的网络语言,学生选择“反感”或“基本不使用但不反感”选项的比例总共为65%,选择“经常主动使用”选项的学生占11%。而对于较为中性的网络用语或图形符号文字,学生反感率不足5%。在“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调查中,选择“和好朋友有共同语言”和“彰显个性和幽默感”的学生最多,超过60%;在“网络语言有何坏处”一项中,选择“破坏自己书面表达习惯,降低文化素质”选项超过了70%,理由其次为“对青少年语言习惯养成不利”,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不足2%。

关于网络语言,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易认为网络语言是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它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但也会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产生冲击,被低俗化的词语很有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学生正确学习,对于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则会造成理解、沟通方面的障碍。孙易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其生命力,大多数人经过激动、时尚感后会觉得网络语言不够美,真正有品质的东西生命力是在骨子里的,比如,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诗歌。”

周志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症状性”的存在,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有其合理性,“因此如果没有道德上的攻击或侮辱性含义的网络语言可以使用。我们所要做的,是去‘粗鄙化’。”

微博协会、国学社两大社团联合文学院研究生会向全校师生发起“网语文明”倡议:希望全校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观念,培养使用规范、典雅汉语的表达习惯,从成语、诗词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使用带有民族、性别、地域、阶层等歧视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不使用“网络粗口”,从我做起,主动宣传、自觉弘扬网络新风尚。(通讯员 马超)

分享到6.79K
编辑: 马原标签: 南开学子
知难而进 奥朗德身着传统服装照曝光 网友吐槽像喜剧演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谈哪些事? 中国新丝绸之路提振东南亚经济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超大胆!56岁麦当娜炫彩大片与蛇共舞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指尖上的动力》

        详细>>

        圆梦北京之《朴实的澎湃》

        详细>>

        圆梦北京之《北京年夜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