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内外”兼修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黔西“内外”兼修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先锋记者探访毕节系列报道之二
本网记者 周文君 黄锋
黔西县新农村“老中青”三代房屋对照。 本网记者 黄锋 摄
在毕节市的东大门,有一个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这是黔中经济圈旅游、物流、商贸经济流向西北方向的第一要塞——黔西,也是毕节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试验田之一。
提起新农村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11月9日,2014年全国网络媒体毕节行走进黔西县杜鹃街道乌骡坝社区和洪水镇解放村,探访这里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乌骡坝:小桥流水淌出的布依寨
驱车离开黔西县城7公里,媒体一行来到这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
这里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省市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区十佳生态文明村庄、黔西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
拥有这么多荣誉称号的布依寨,让记者感到好奇,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让这里的小桥流水淌出了百花园里的文明村?
据社区相关人员介绍,早在2008年,这个布依寨就提出了“小桥流水布依寨,百花园里文明村”的发展思路,并按照“一房二路三产业”的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启动实施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抓好社区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社区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
改善村容村貌,搭建旅游平台。
在房屋改造建设中,乌骡坝社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村民建设美好家园。
整合生态家园建设、茅屋改造、危房改造等资金,共新(改)建农户房屋184户。申报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实施了87户农户生态家园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了75户农户危房改造;结合农村茅屋改造,实施了22户农户茅屋改造。
在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上,乌骡坝社区积极争取整合县交通局、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革命老区、农村土地整治、水利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资金,大力挖掘布依族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布依风情村。
乌骡坝社区泰丰园立柱栽培。本网记者 周文君 摄
修建1个布依寨门,5个文化广场,3个文化长廊,1套水车;新建蔬菜大棚113个共3万余平方米;通过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群众配合的方式在四组长毛坡建设生态小公园1个,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将硬化院坝及连户维护条例写入村规民约,维护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村民的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此外,社区还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建设社区共99户农户花池1782平方米,改造排污管道2095米,新建景观护栏1300米,建设景观凉亭1座,伞形粮仓点缀物3个。
通过村容村貌的改善和建设,这个布依寨已然成为一个“美丽乡村”的典范。
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乌骡坝社区紧紧依托自身的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地方特色优势,根据黔西县“54321”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乌骡坝社区文化长廊。本网记者 周文君 摄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皮球桃和晚24号桃8.25万株,建成1713亩水果标准种植示范园,改善了社区石漠化现象,同时也增加了社区群众经济收入;引进企业入驻投资,参与社区建设。比如引进水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6500万元,修建一个集辐射带动、生产经营、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泰丰园。通过进驻企业发展,带动社区农户学习种植技术并发展农家乐,有发展潜力的农家乐还开办了开心农场、自摘草莓园等,前往游客络绎不绝,大大地促进了社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同时,社区还结合实际,邀请相关专家对合作社社员及群众进行种养殖及厨师培训等,开办香葱、花卉、蔬菜种植技术,养牛、养兔、养鸡等养殖技术以及中式烹饪技术培训等20余次约2000余人次,全面提升社区群众的发展本领。目前共有农家乐15家,2013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60元,比2008年的1260元增加了6300元。
农家书屋、布依文化长廊、铜鼓广场、水车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排排新房整齐有序,户户屋内整洁明亮;农户家里的电视机、洗衣机普及率达95%;许多农户拥有汽车、农用车、摩托车和无线移动电话等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如今的乌骡坝社区,人居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活更好了,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果实。
解放村:柳岸水乡造就“小江南”
山清水秀、原汁原味,是记者踏进解放村的第一感觉。尽管初冬的寒风吹得脸发疼,但面对眼前这个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田园风光,还是让人忍不住跟大自然融为一体。
解放村享有“柳岸水乡”的盛名,是全省15个休闲农业及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示范点和全区十大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之一,也是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核心区。
解放村道德讲堂。本网记者 周文君 摄
可2007年前,这里的民居大多住的是土坯茅草房和小青瓦木房,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全村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但却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当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1800元。
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经济也不能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展方向曾经一片迷茫。
之后,解放村确立了以交通为龙头,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新农村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资金近1亿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村庄环境整治、计生卫生、美丽乡村等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解放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本网记者 周文君 摄
近年来,全村投入资金85万元,硬化了26300平米连户路(含进寨路7条),硬化院坝16800平米;投入24万元实施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建成沼气池279口;发展经果林3000亩,种植垂柳10公里5000多株;15家乡村旅舍获地区旅游局授牌;引资1200多万元新建柳岸水乡度假酒店;投资355万元新建了村综合办公楼、计生卫生楼、文化长廊、农民健身广场、污水处理站、天然游泳池、6个荷花池;建起3个农家书屋、8间烙锅小木屋,安装了116盏照明灯。
2009年以来,全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6户,建设资金170.65万元;实施生态家园建设432户,建设资金456.8万元;截至目前,全村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解放村2013年全村粮食产量平均每亩达62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8008元,年均增长31.2%。
除此而外,解放村开展文明卫生创建“百千万工程”、“我们的节日”活动,全村上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建立爱心理发室和农民爱心摄影室,积极开设道德讲堂之《百姓说》栏目,开展拍摄微电影、举行农民摄影展、“诚信、守法、感恩”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提升群众文明程度,促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解放村始终坚持以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休闲农业为核心,聚集农村自然生态、休闲农业和地方传统文化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有机融合,不断编织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旅游产业网,延伸旅游产业链。
新农村:家门口的农活忙。本网记者 黄锋 摄
如今的解放村,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路更畅了、房子更靓了、人民更富了,到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美丽景象。
乌骡坝社区和解放村取得的成绩,只不过是黔西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黔西县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人们从热爱自然做起,建设生态,发展经济。让生态文明与经济健康发展一同迈开步伐,让勤劳致富、发展新农村的正能量在青山绿水花海间传递。
热门推荐
更多>- 郑州市高速路口现“职业带路人” 起步价40元 中国空军女飞行员“领舞”中国航展 香港13辆跑车深圳飙车被扣 司机多为中老年人 探访“8岁7公斤重”女孩家 未能改变的命运 宝鸡一公司私售90头淘汰奶牛 32头病牛被深埋 美女教师和她的山顶幼儿班
- 机长回应淡定播报飞机故障事件:这是应该做的 探访武汉寻常陋巷里的“平民定制” 汉武帝长公主墓地确定 曾被误认为荆轲墓 江苏扬州:“双十一”网购潮引发快递高峰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组织航展适应性训练 杭州西溪举办干塘节
- 逾百名北外早期校友贺终生荣誉教授伊莎白女士百岁华诞 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举行吹风会 商务部举行吹风会 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 加拿大总理哈珀在杭州参观阿里巴巴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1月1日-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