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推动民用建筑“绿色革新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6月17日下午,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市建委近日发布实施了《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和《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要点》(以下简称《审查技术要点》),推动民用建筑“绿色革新”。据悉,该文件是成都编制完成的第一个关于“绿色建筑”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工作目标,到2015年,成都市将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区域性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年人均建筑能耗不超过1.2吨标准煤,年人均建筑水耗不超过50吨,年人均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3.2吨,新建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安装率达80%以上。
此外,力争实现污水处理率95%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到2015年,全市达到 “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3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成都市建委副巡视员补学东介绍,除了建立技术标准规范、抓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外,成都市还将积极争创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结合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基础配套设施及大型公共建筑,自今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建立能源审计报告制度,对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切实推进建筑工业化和全装修,研究制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
补学东还表示,两个技术文件的执行,将有效引导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提升成都市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水平,助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记者 李渝 赖力) 实习编辑 宁锦歌
热门推荐
更多>各国球星世界杯期间网晒场外私密照
国内高校开启“女神营销”模式 招生广告惊呆网友
世界杯表情:萌娃大闹世界杯
北京:海洋科普夏令营开营 首创潜水员水下授课
上海外籍男偷拍女乘客裙底被抓
成都准空姐练习咏春拳反恐
江西靖安迁移保护洪屏电站水淹区古树名木
福建小伙站百万伏高压线圈上玩“闪电足球”
图片故事:“夺刀少年”康复记
陕西官员夫妇资产上亿 打砸门店逼租[组图]
山东大学生着黑西装创意街舞爆红网络
川大才女耗时两月手绘最美读书笔记 引网友点赞
泰国“大象艺术家”作画 曾拜中国师父
厦门一小吃店煤气泄露爆炸 5人受伤
南安洋柘水库水闸失控“瀑布”悬半山腰
广东惠州一小学校长涉猥亵17名女童
朝鲜球迷广场观战世界杯
世界杯哈哈镜:背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