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啃最硬的骨头(民生观)
新农保、城居保并轨,拉开了社会保障领域新一轮改革的大幕,让人们对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障并轨心生期待。
养老保险,城市一个样、农村一个样;城市内部,职工一个样、居民一个样;职工内部,机关事业单位一个样,企业职工又一个样——近年来,人们对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数轨并行”时有诟病。社保作为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本应有助于公平,可长期以来人为划分出不同类型,待遇水平继而存在较大差别,岂非加剧了不公平?
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率先并轨,在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出一大步。对于数亿参保农民,这事非同寻常。农民将和城镇居民拥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致的待遇水平,财政的补贴额度将不分城乡、无关户籍、一视同仁。城镇化进程中快速流动的农民工们,有望不再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而犯愁。
在为城乡养老并轨鼓掌的同时,也要看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新农保、城居保的并轨相对最容易实施。二者之间的制度框架原本就基本一致。看筹资方式,都是个人缴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都是对中西部全额补贴,都是兜底型的保障制度。看待遇水平,都是从60岁起领取,基础养老金都是55元。并轨既不会导致某个群体利益受损而引起抵制,也不会因某个群体利益大幅提升而给财政带来过大压力。早在去年底,全国已经有15个省份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以,此次并轨可谓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改革要啃硬骨头。在社保改革领域,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待遇差别最大。同属就业人员,处于不同养老制度中,最终缴费多的群体,退休后待遇反倒低,不缴费的群体,退休后待遇反倒高高在上。学历、工龄差不多的劳动者,前者平均退休金是后者的约2倍。从许多国家的实践看,政府雇员与其他职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全可以统一,没有必须分设的理由,且待遇差距不宜过大。如果这项改革继续拖下去,差距越拉越大,社保制度难言公平。
人们期待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尽快改革,也是对改革方案制定者的改革力度、改革决心寄予厚望。改革者推进改革的决心有多大、能不能真正触动自身利益?这不仅影响着社保改革的进程,也关系着改革者的公信力。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并轨,这一大方向已经明确。其实现可能存在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有必要尽快拿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公众对全面深化改革更有信心。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
广西偷狗贼被抓现行 抱3条死狗示众
云南野生动物园为情绪低落熊猫装电视
组图:张氏叔侄出狱一年各买宝马 侄子年入20万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云南唯一大熊猫情绪低落 动物园想尽办法为其找乐
大货车侧翻将小车压扁至40厘米(组图)
直击"4.07"曲靖东山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陆毅刘恺威黄晓明吴奇隆 电视剧“皇帝”比帅(图)
全智贤宋慧乔金泰熙 盘点越长越逆天的冻龄女神
组图:森碟庆生 石头参加生日宴对话萌哭网友
英国十大神秘古老的特色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