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焚烧”,艺术为环保撑腰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让垃圾处理厂不再可怕,不妨从视觉印象开始
◆ 陈守文 尹仁沐
● 艺术深一度
最近,荷兰、丹麦、奥地利维也纳等地纷纷出现了既环保又具有艺术性外观的垃圾焚烧厂,引得一众驴友纷纷前去,俨然将它们变成了当地的新景点、新地标。巧的是,近日国内有行业专家也提出了“蓝色焚烧”概念,这些国外的创新式焚烧厂恰好给了我们不少参考:或许通过某些手段,能让垃圾焚烧厂不再那么令人反感。
● 垃圾处理厂是什么模样?脏乱不堪?臭气熏天?未必。世界上还真的有艺术气息极浓的垃圾处理厂,不但没有那些令人生厌的气味、蚊蝇,它还是精美的艺术品。
丹麦罗斯基勒自治市建造的一座焚化炉就是一座实践蓝色经济理念的范例:艺术也可以美化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是用来发电、供暖的,环保当然达标;这座被称为“能源之塔”的焚化炉采用的是多孔设计。设计师说:“灵感来自于罗斯基勒大教堂,比如发电厂所使用的斜屋顶及较矮的建筑部分。”墙上密密麻麻的孔让能源之塔在日暮时分的蓝色苍穹下,因内部的燃烧火光深浅浓淡各不同,闪着五彩“星光”。这些从塔体小窗孔里“溢”出来的焚烧火光,仿佛将星空搬了下来,美极了!设计师说,发电塔分为两层,内层是焚化反应的保护屏障,而镀铝外层反射并强化光芒的美学效果。
维也纳的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也吸引了无数驴友前去参观,去过的人这样描述:“感觉就像用积木搭成的房子,楼面花花绿绿、鲜艳跳跃,线条弯弯曲曲,形状或方或拱,前后左右看过去,整栋建筑仿佛孩童走路般东倒西歪,宛如一座童话城堡。最亮眼的就是那根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了,站在皇家宫殿美泉宫上向北眺望,就能看见那只光闪闪的金球。还有,外立面上那些不规则的‘窗户’不是窗户,那些色彩斑斓的红苹果、蓝剪刀等卡通图案中才是真的窗户。”
● “能源之塔”和施比特劳焚烧厂在功能强大环保的同时,最为成功的恐怕还是改变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固有印象,其透露出的核心是创新让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艺术感。
“能源之塔”燃烧的是垃圾,发出的是电和暖气。垃圾从周边9个市及国外运来,能源的利用率高达95%,产生的电能和热能可为6.5万户人家供电,为近4万户人家供暖;施比特劳,不但功能强大,现在它还成了维也纳一处游客必到的景点,因为这里美得实在令人惊叹。有着126米高蓝柱、体形为圆球的大烟囱,施比特劳也是10岁以上孩子学习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和艺术审美的基地。
像这样用艺术拥抱垃圾处理厂的例子如今已不是特例,在很多国家都有,有的还成为输出别国的高端技术,他们在理念创新甚至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敢于让垃圾厂“走近”生活区。比如东京中心城区有21座垃圾处理厂,像丰岛区的一座垃圾处理厂所在位置不但人口密集,且紧邻区政府与池袋车站。附近居民既欣赏它美妙的艺术氛围,还享受体育中心的消费优惠;这里还成为年均7万名中小学生的环保、美育教育基地。
● 建设面向未来的蓝色垃圾焚烧厂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流行趋势,建设中国式的“施比特劳”指日可待。“蓝色焚烧”不仅追求环保,更给人一种与环境和谐相融的美的享受。
蓝色垃圾焚烧厂不仅仅是在技术上要求环保再生,更需要视觉上的“环保”,能和环境和谐相处至关重要。法国有座依塞纳生态垃圾焚烧厂,它是一座建在塞纳河畔的地下垃圾焚烧厂,如一座豪华写字楼般与周围环境交相辉映;日本大阪的舞洲垃圾焚烧厂,像一座充满童趣的儿童游乐场;韩国首尔的麻浦垃圾焚烧厂,距离市政厅直线距离仅6个地铁站。而且,许多国外垃圾焚烧设施都与游乐场、公园、体育场、图书馆、健身中心等公共设施相伴而生,像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还因为新颖独特的外观设计,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期待建设中国的“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它可以是一个主题建筑,可以像花园般宁静,它完全可以被艺术紧紧拥抱并成为附近居民的骄傲。
热门推荐
更多>- 广西600多警力围剿涉枪“毒村”(高清组图) 图片精选:国内首创LED灯光错觉如梦似幻 河北美术学院毕业典礼着汉服授学位 新加坡航空助力“瓷娃娃”公益梦 中国“枭龙”亮相巴黎航展 广东集中销毁两吨毒品
- 强降雨致长江九江段水位持续上涨 逼近警戒线 河南少林寺“禅耕农场”麦收忙 广西柳州柳江即将迎来超警戒水位 新一轮强降雨致广西34万余人受灾 2人死亡4人失踪 广州车陂开划龙舟 贵州遵义楼房垮塌已联系到16人 3人失联
- 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闭关”7年重对游人开放 湖南一超市发生煤气爆炸5人受伤送医 故宫今起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 推行实名制售票 “北京蓝”或将再持续三日 北京蓝天白云现绝美风光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6月6日-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