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两路行报道队赴甘孜 聆听十八军感人历史故事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魏婧 摄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魏婧 摄
中国网甘孜10月15日讯 10月14日,网络媒体“两路行”川藏线报道分队来到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甘孜县,川藏路一带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式窑洞群遗址——十八军窑洞群就位于这里。
据甘孜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局长孙明春介绍,甘孜县飞机坝窑洞群距县城4公里,系原十八军八分校和兄弟部队抢修飞机场时大部队居住处。十八军窑洞群用沧桑厚重的历史感展现了十八军在甘孜县抢修机场的感人精神。
据了解,民国32年(1943年)1月,西康省修筑甘孜飞机场,费时8个月,完成土方工程,但未进行滚压,也未修筑路道;一九五一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胜利结束昌都战役,这时部队给养相当困难,又不能就地筹粮。于是,上级决定抢修甘孜机场,建立空中通道。从一九五一年四月至十一月,军大八分校和兄弟部队一起修建了长4000米、宽120米的跑道,全部为碎石铺成。4000米的跑道像一条白色的带子直直地铺在蓝天白云下,在周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醒目。
当年十八军抢修甘孜机场时,在机场跑道南侧、西侧修建了“延安式”窑洞群。十八军窑洞群没有任何框架作支撑,也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完全是人工挖出来的建筑,依山而建,层次分明。整个建筑规划布局考究,规模宏伟壮观,风格独具特色,极具革命历史的建筑艺术价值。从远处看,窑洞一层层、一排排,如蜂巢一般,工整而又美观。
十八军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建成的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飞机场,在窑洞群遗址处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个占地8.4万余平方米,共七层的窑洞群还现存窑洞1000余个,其顶部为十八军九位女烈士墓地。
说起这段历史,孙明春言语间充满激动之情,对先烈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说,当年抢修机场的任务紧急,条件艰难,虽然有了窑洞可以遮风避雨,但是这些简易的居所却不是很牢固,有一天晚上,天空下起了大雨,搭建的简易窑洞顶盖突然垮塌,九位女战士没能逃出来,全部牺牲了,这些牺牲的女战士的年龄只有20岁左右。
同时,还健在的几位当年的年轻军人曾各自用一段话描述了曾经经历过的艰苦。时任十八军侦察参谋的王贵说:“翻过一座雪山,到达目的地时,出发时带的5000多头牦牛只剩几十头,人死了数千。携带的粮食吃完了,缺粮的日子里,眼睛都凹进去,手指甲盖都凹进去了。”
时任十八军文工团团员的李俊琛说:“雪崩、塌路、许多战士生病。(高原反应和低温严寒使许多战友牺牲)晚上冻得你半夜里可以哭,你手伸出来一拿钢钎,可以把皮粘下一来。”
时任十八军文工团团员的徐永亮说:“十八军用自己的躯体铺出一条百万农奴解放的大道,这个话绝不是空话,也绝不是大话,是实实在在的。”亲历过当年这段历史的先辈们的真实回忆,让每一个崇敬历史的人深深感动着。
目前,甘孜县十八军窑洞群遗址已经成为了该县重点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州委、州政府列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来这里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师生、干部群众上千人,来此观光的游客也正逐年增多。目前,甘孜县正在积极申报将十八军窑洞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象。
热门推荐
更多>APEC领导人会议周首批志愿者着装上岗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控“嫦娥”安全再入返回
呼和浩特学生筑“人墙”提醒市民勿闯红灯
天津街头现奇葩拼装车引路人围观
四川安岳一客车冲出公路 致十多名乘客受伤
2015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 邓兆萍时装发布
重庆云阳警方破获盗卖三峡珍稀文物案 追回二级保护文物青铜马
首批221名APEC志愿者正式着装上岗
吉林一水泥车发生侧翻 压扁面包车7人被困
解放军军犬实战化课目演训 “无言战友”秀绝技
长沙:国内首例白鲸产子 新生第一天鲸宝宝努力觅乳
独家:15张图片见证北京APEC主体建筑“日出东方”落成
美摄影师捕捉罕见星云 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盘点最古怪发明 包括鞋伞和头上卷纸机
气温骤降 沈阳大树穿上“彩虹秋裤”
奥林匹克公园布置一新迎APEC
新疆农职院一大学生勇斗暴徒获嘉奖 全校掀起学习热潮
489名南疆农村务工人员赴广东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