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小岗村又一次走在前 土地流转让日子过得更有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发源地。

2016年7月,江淮滴翠。傍晚时分,沿着宽阔的改革大道,记者驱车前往小岗村,聆听这里人讲述的“小岗故事”。

车窗外,改革大道两旁的农业加工科研企业遍布,金银花、蓝莓、葡萄等特色种植园渐次映入眼帘。进入中心街道,村民楼房规划有序,白砖黛瓦,徽派建筑风格的农家乐、农家超市一字排开。再往远处眺望,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向天际延伸,一幅田成方、渠成网、沟相连、路相通的和谐乡村画卷让人陶醉。

这些景象,却是小岗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来到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时,已是朗月初升。“38年前的那个冬夜,18个庄稼汉以‘托孤’的方式签订‘秘密协议’,按下红手印,决定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驻足在茅草屋前的严金昌,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73岁的他正经营着一家名叫“金昌食府”的农家乐。

“小岗还是那个敢想敢试的小岗。”这位经历过土里刨食岁月的老人,对“幸福感”“获得感”等字眼有着深刻的体味,和当年要求包产到户不同,如今的他将分得的35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大户种植。

小岗村的夜,宁静而恬美,走在村委会的路上,微风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去年7月,安徽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小岗村颁发,以确权颁证为新起点,盘活沉睡的土地资产,小岗又一次走到了前头。”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吴小林与记者边走边聊,“农民不仅能拿到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费,旱涝保收,有的人不种地了还能从事别的工作,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诚哉斯言,2013年以来,小岗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00元增至去年的14700元。

“土地流转让农民由单打独斗走向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小岗村广泛开展一二三产融合,形成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吴小林介绍,集体经济壮大了,民生投入更有了底气。在小岗村,新农合、农作物保险和16周岁以上村民的养老保险全部由集体购买,还为家庭困难村民建立数据库,给予定点结对帮扶。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是小岗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岗村积极与合肥多所高校对接,擎起“名校进名村”的旗帜,通过践行素质教育,按下可持续发展的“快进键”。

今天的小岗村,正走上勃勃生机的嬗变之路。

编辑: 孙慕遥标签: 凤阳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众怒
中国企业家热议一带一路:为走出去注入信心 中美贸易迎来双赢的新契机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
    
    JS推送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