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举:木头“土坦克”炸掉日军俩碉堡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赵举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
军礼,是一个老兵心中最神圣的仪式
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8月27日电 今年92岁的抗战老兵赵举满头银发,但举手投足间依然透出军人的威严。谈及自己的抗战经历,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多少战友牺牲流血换来的。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周年,但每想起那场战争,他的心情都无法平静。
赵举是山东梁山县人。1941年,年仅18岁的他参加了宛平县大队,在平西根据地上开始了与侵华日军的斗争。
当时,正值日军对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疯狂反扑的时期,所到之处,实行灭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以及全面的经济封锁。赵举回忆,当时凡是通往解放区的道路上,都有日军设置的碉堡和壕沟,敌人企图借此阻断根据地的物资供应,使八路军无法生存。
根据地里几乎没有完整的村子,百分之九十的房子被日军烧毁。残暴的日军不仅抢走村民的粮食,还放火烧地,直烧到寸草不生,无法再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的战斗装备也很差,每人只有四五发子弹。尽管形势严峻,但根据地的军民都坚守一个信念:不能当亡国奴!誓与日军斗争到底,保卫自己的家园!
赵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发生在王家山的一件惨痛往事。王家山位于今天北京的门头沟区,当时住有四五十户人家。1942年12月的一天,部队接到情报人员报告,称日军要到王家山南面30里的马栏地区扫荡。当天下午,赵举和部队一起前往马栏准备伏击敌人,然而一夜未见敌人踪影。第二天天亮则传来噩耗,王家山被日军洗了。因为村民无人提供八路军信息,40多名老幼妇孺被关进晒谷场的一间空房里,被日军集体杀害,其中最小的受害者只有六岁。赵举赶回村子之后,村里的房子还在冒烟。“那个场景,真的是太惨了,太惨了......”赵老痛心地说。
1943年,赵举调入晋察冀军区十一军分区当通讯兵。因为缺乏战斗装备,八路军以独特的智慧,发明了“土坦克”。赵老介绍,“土坦克”是由几根木料钉成一个长方形架子,底下安上4个轱辘,上面覆盖有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毡子和棉被,敌人的子弹和手榴弹打不透。打仗时,架子里边站4个人,2人推着架子往前走,另两个人抱着炸药跟着。“土坦克”到达碉堡下面之后,八路军把炸药包放下,然后在土坦克掩护下返回,敌人的碉堡就在身后被炸药包摧毁。在山西榆城村的一场拔据点战斗中,赵举所在的部队就是用这样的“土坦克”,炸掉了日军的两个碉堡,成功拔掉整个日军据点,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老兵赵举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强,民族才强。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加倍珍惜,要坚定地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先烈们前赴后继换来的革命成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