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传媒人看贵州——“不到贵州真遗憾”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国际日报集团总裁熊德龙正在接受采访。
昨天,来自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中国内地媒体负责人、传媒专家等齐聚一堂,在贵阳参加“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国际日报集团董事长熊德龙在近30年间来贵州百余次,作为贵州发展的见证者,熊德龙感叹,以前人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要说,不到贵州真遗憾。”
30余年贵州情缘
国际日报集团总裁、熊氏集团总裁、印尼中华总商会主席……熊德龙有许多头衔,不过在这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他最愿意向别人提起的,还是自己跟贵州联系紧密的身份——“贵阳市荣誉市民”和“毕节市荣誉市民”。
1982年,熊德龙经人介绍,来到毕节投资建厂。“那时候贵州虽然穷,但是老百姓很朴实。”他回忆,从此,他便与贵州结下了缘分。
随后,他又到贵阳开办了企业。他坦言,在贵州投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作为华侨,想要为地方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些年我在贵州办企业赚的钱都回馈给当地百姓了。我还在毕节建过学校,投资过医院。”他说。
1993年,他斥资收购了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 这些年,《国际日报》的美国版和印尼版均对贵州做过多次报道。
“《国际日报》的美国版和印尼版都有介绍贵州的专版,我们还有个栏目叫'贵州乡情',专门报道贵州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他说,《国际日报》的许多华人读者都通过这些报道,对贵州有了认识和了解。
与贵州结缘30余年,熊德龙对贵州的发展变化感同身受,“以前提到贵州,人们都会想到贵州那个'三无'的说法,说'地无三尺平',可是现在,城市里起了多少高楼啊。所以我们不能够以老眼光来看贵州了。”
虽然是印尼的企业家,但是30余年间,熊德龙到过贵州上百次,他已经把贵州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在论坛开幕的发言中,他颇为自豪地这样评价他的“第二故乡”:“以前人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要说,不到贵州真遗憾。”
想念贵州美景和茅台酒
大约8年前,亚洲时报的社长张丹华来到贵州旅游,贵州的青山绿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贵州山间的梯田,“贵州的农民有大智慧,他们就像大自然的工程师一样,把农耕跟自然融合得那么好。”张丹华感叹。
他也沉醉于苗寨古朴的民风和神秘的民族文化,“我觉得那里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生活在那里就忘却了外面喧嚣的尘世。”他说,“在那样的情境再饮一口茅台酒,就太美了。”
这几年,张丹华一直心心念念重游贵州,重品贵州茅台酒,可是一直没有成行。
这次再来贵州,张丹华也不只满足于做一名游客,他希望能够在贵州投资做旅游,“这里生态好,宜居宜游。我希望能够在贵州农村找到一块地方,开家度假山庄,可以接待游客,也可以自己在夏天的时候来度假。”
热门推荐
更多>- 阅兵预演空中编队美哭网友:祖国这么强大,你们知道吗
- “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中国500强企业发展呈现五大特征
- 一位西藏八零后的深山创富记
- 大美西藏 旅游富民(雪域风采·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 新中国14次国庆阅兵全景扫描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