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闭幕 签署20项合作备忘录总价值达103.5亿元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2015年8月12日,中巴经济走廊论坛(新疆•克拉玛依)落下帷幕。在“共商中巴合作,共建繁荣走廊,共享和谐发展”的主题指导下,出席论坛的300多位代表展开了充分深入的交流与对接,在闭幕式上共同见证签署了20项合作备忘录,总价值约103.5亿元人民币。论坛还审议通过了《克拉玛依宣言》。
清单内容包括中巴双方在能源、电力、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服务中巴双方的经济发展;也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农业、民生、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还包括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的联合规划与建设协议,努力搭建可持续的对话协商平台。论坛上,中国喀什地区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宣布正式建立友好地区关系。
这些合作项目的达成,进一步深化了中巴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加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产生了积极推动和示范效应。
闭幕式上还审议通过了成果文件《克拉玛依宣言》。
《宣言》强调了“共商中巴合作,共建繁荣走廊,共享和谐发展”这一主题,重申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古丝路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为沿线国家最终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制定了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
《宣言》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领导人达成广泛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其成功将对沿线国家产生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强调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双方将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中巴两国乃至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宣言》承诺双方将在深化政策沟通、开展积极合作、加强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夯实人文交流、拓展对话平台等领域采取具体行动。
该论坛由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全球战略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共同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在本次论坛搭建交流平台、促成项目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期望继续为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乃至“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记者毛卫华
热门推荐
更多>![](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813/a41f7276287217363ed604.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703/eca86bd9ddb21700a3403d.jpg)
-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 现场附近一片狼藉
- 老眼光看不清中国经济
- 许维鸿:央行调整报价机制是未雨绸缪
- 【新常态•光明论】胡鞍钢:我给上半年经济打91.7分
- “如何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系列:结构调整要做四则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