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淹死生猪已无害化处理 部队投入大化抢险救援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尖兵驰援显身手
——部队官兵投入大化抢险救援小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刘忠存
最危险的地方,最困难的时刻,总能见到子弟兵的身影。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弄水养殖场灾后死猪处置现场,冲锋在第一线的、为处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千里驰援的部队官兵。
在广西军区的统一组织协调下,500多名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成为处置工作的主力军。
河池军分区率先行动。6月19日上午,河池军分区召开专题常委会,向金城江区人武部、都安县人武部、大化县人武部发出指令,两个小时之内人员装备全部到位。民兵预备役40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工作。
道路不通,机械无法进场,是处置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靠人工挖掘填埋坑,当地干部群众两天只挖了30多平方米,导致打捞上来的死猪无法掩埋。19日下午,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和部队领导商讨对策。河池军分区政委高用辉提出:“利用舟桥部队架设浮桥,运送重型机械进去。”此法可行!在场的自治区政府领导立即和广西军区联系,得到了大力支持。
接到命令后不到一个小时,梧州预备役工兵团就出发了。20日凌晨3时许,官兵们到达现场,清晨6时就投入了战斗。部队首长周立品说:“听人民一声呼唤,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
官兵们一往无前,丝毫不顾齐腰的内涝、让人呕吐的恶臭,20日上午就架设了宽12米、长18米的动力门桥。大化县紧急调来5台大型机械,通过门桥送达作业现场,解决了处置工作的最大难题。
随着处置工作的进行,对挖掘机、卷扬机、冲锋舟等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大。经广西军区向广州军区协调,75105部队千里连夜驰援,196名官兵于21日凌晨抵达大化,同样没有休息,天一亮就投入战斗。
部队官兵们先后带来可载重8吨及60吨的门桥5部,冲锋舟14艘等专业救援装备,解决道路中断、交通瘫痪、处置救援专业设备缺乏的难题。官兵们将舟桥器材组合成多个水上平台,利用冲锋舟进行顶推、牵引,转移和打捞水面上的死猪,极大提升了效率。
随着水位下降,更多死猪露出来,分散在玉米地和角落里,臭味刺鼻。一些战士不停地呕吐。但没有人退缩,大家忍着恶臭,挥汗如雨拉死猪、挖坑、填埋,配合地方政府部门消毒防疫。厂房区是处置难度最大的地方,众多死猪卡在猪栏里,官兵们硬是用冲锋舟一头一头地拉出来。参与处置的地方工作人员由衷赞叹:“关键时刻,还是人民子弟兵最可靠。”
6月22日下午,当地群众贴出一条标语:遇水搭桥工兵团救援显神威,军民鱼水大瑶山感恩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