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开山炸出一亿八千万年前虫迹化石 稀有程度赶超同期恐龙化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侏罗纪虫迹化石。通讯员 高小华 摄
6月11日,记者从重庆自然博物馆获悉,梁平县礼让镇近日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山洞里发现距今约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虫迹化石,其稀有程度超过同时期的恐龙化石。这片虫迹化石面积约1500平方米,为目前在重庆地区发现的最大侏罗纪虫迹化石。
4年前,梁平县礼让镇一家水泥厂在附近的山上开山取材,一个被炸开的山洞中露出一块巨大石壁,上面布满条纹,看上去像是盘根错节的老树根。不久,水泥厂关闭,山洞废弃不用。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礼让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廖建仁发现了这块石壁。为弄清它的“身世”,廖建仁辗转联系上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博士张锋,才确定石壁上的树根状痕迹是侏罗纪虫迹化石。
记者在现场看到,化石大面积出露在岩层的斜面之上,目测面积近1500平方米。化石均为虫管状,虫管管道长短粗细不一,粗的约10厘米,细的也有5厘米。在发现化石的山洞旁,还发现了很多介壳灰岩层。“这是四川盆地内分布广泛的侏罗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最下部自流井组的介壳灰岩层。”张锋由此判断,这些化石,就是侏罗纪早期的虫迹化石,“今年3月我市在万州区才首次发现侏罗纪时期虫迹化石。此次梁平的发现是目前重庆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的侏罗纪时期虫迹化石。”
张锋介绍,相比恐龙骨骼之类的遗迹化石来说,虫迹化石更为罕见。“它的形成对地表的湿度、粘度、颗粒度等都有极苛刻的要求。而且还要在上亿年的岁月中,没有遭到地质运动的破坏,才能完整保存至今。”张锋表示,目前只能推断这些虫子和现在我们常见的蚯蚓一样,是软体类昆虫。“这种大面积的虫迹化石,属于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在全国都很罕见,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旅游价值。”
热门推荐
更多>90后美女飞行员上演“制服毕业照”受追捧
毕业照大秀一字马
图片精选:61名走失儿童巨型油画肖像南京展出
广西恭城大客车与水泥罐车相撞 造成4死9伤
湖南郴州首届警察运动会开幕
近千警察齐刷刷亮相势如“阅兵”2015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好邻居:贵州夫妻楼塌前叫醒一楼人
四川94岁抗战老兵体内藏子弹60年后才知情
图片精选:深圳一中学举办毕业季“泼水节”
《龙声华韵》——王西麟作品专场音乐会紧张筹备
俯瞰湖南郴州电摩“坟场”场面震撼
嘿,我们考完了!
“东方之星”船体封存
38组抗战档案首次解密亮相北京市档案馆
图片精选:被大自然占领的无人村
摄影师11年拍摄“中国人的家当” 新书今在京发布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京开幕
红色通缉令上网人员原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纳孙新被押解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