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买房以"10万抵20万"? 开发商一房两卖坑苦购房者

南国早报李俭芹 2015-04-17 15:02:47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2 “一房两卖”蒙骗购房者

市民王女士以“10万抵20万”的优惠,全款购买了南宁市厢竹大道某楼盘的一套房,本以为捡到了大便宜,谁知是捧了个烫手山芋。因为这套房产另外一个“主人”的出现,她才知道开发商将同一套房卖给了两个购房者。她万分后悔,但此时,开发商已经失联了,两个购房者想要追回损失都很难,陷入了维权僵局。记者从南宁市房产监察支队获悉,该楼盘的开发商此前曾因多次违法经营等问题,被房产监察支队处罚,但仍不知悔改,继续采取违法手段蒙骗购房者,以致后来发展成为刑事诈骗,让购房者蒙受巨大损失。该楼盘开发商不光面临房产行政部门的处罚,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如何避免遭遇“一房两卖”?南宁市房产监察支队法规室主任麻凯建议,购房人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不要轻易支付购房定金,可先从房产管理部门查询相关备案信息,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对预告登记也进行约定。

3 购买小产权房权益无保障

在管理部门接到的投诉中,有一类房产比较特别,即市民俗称的小产权房。因土地方与开发各方的关系错综复杂,普通购房者便成了牺牲品。比如,西乡塘区某小区,土地方与某企业A签订共同开发合同,建设小产权房;A再与B签订共同开发合同;一些购房者则与A签订了共同开发合同。然而,在房屋建成后,在B销售房产时,一些购房者再与B签订了《内部员工订购房屋意向书》。房产监察部门调查发现,购房者人数众多,而且并非内部员工,都是社会普通购房者。

麻凯表示,社会上所称的“小产权房”属于利用农村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房屋,由于土地、规划、开工施工等证件皆不完备,土地权属也存在争议,因此往往属于违法建设,随时有被相关部门强制拆除的可能。虽然价格普遍较低,但是购买风险性极大,也是不可办理产权登记证的,最后得不偿失。

麻凯说,房开企业在涉嫌违法行为发生的同时,往往涉及民事侵权等问题,但行政部门往往只能给企业行政处罚。但其违法行为给购房者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而且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房开企业与购房者之间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繁冗复杂,并随时会埋下“地雷”,一旦造成经济损失,往往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费时费力。他建议,市民签订购房合同时,应要求对方提供南宁市住房局和工商局共同制定的《南宁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要轻信一些宣传和承诺,如果有其他协商的内容,也须列入合同条款。

编辑: 于熙标签: 购房者 买房 卖房 小产权 楼盘
中东和平 欧元贬值
亚投行“首发阵容”有多强大 外行跨界搅局 中国手机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
赵薇李小璐林志颖生财有道 明星副业响当当 麦当娜《名利场》封面集锦 30年演绎多种风情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