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成:绵阳要建成区域性的创新城市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在解读四川未来发展十大机遇时强调,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政策洼地作用显现,实为四川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
“绵阳走一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示范,要建设军民融合的核心示范区,要建设区域性的创新城市,四川省委省政府给的定位也是要在四川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当中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府市长的林书成深知绵阳科技城发展中潜藏的机遇与挑战。
他介绍,绵阳这两年来科技城的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个方面是科博会,今年将举办第三届,作为科技城建设的载体,影响很不错,社会知名度在提高;另一方面,去年绵阳科技城正式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员单位,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安徽合芜蚌等,一起享受中关村“6+4”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
加之2013年6月四川省政府为科技城“量身定制”出台了十条支持政策,绵阳市先后制定了23项支持创新创业政策,针对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涌泉计划”还专门出台33条政策。目前,绵阳科技城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保障。
作为国家级科技城,绵阳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该市有18家国家级的科研院所、14所大学、21万多名科技人员、850多名享有国务院津贴的各领域专家、26个院士等,成为科技人才的“洼地”。
“但如何把科教资源的优势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是需要要重点破题的。”林书成说,国家已经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布局,有些院所要改制变为企业化,融入地方经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绵阳要为此做好政策和对接的准备,要做好服务、支持它发展的准备。
此外,林书成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应该成为绵阳科技城首要的任务。“所有的企业都要创新,创业就是要引导科技人员去领办科技企业。”
绵阳去年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由三大工程构成的涌泉计划:金苗工程主要针对科技企业从有到初期;拔萃工程指在苗圃工程中,培育一些开展得好的苗子;到最后成长到一定程度,就进入卓越工程——这三大工程由小到大,形成塔形结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一定是有梯次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政策扶持。政府作为主导,企业作为主体,动态地去调整,依托市场去培育。
2013年创办了6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去年发展达到2227家。其中,有45家通过金苗到拔萃到卓越工程的培育,上升为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规上企业,从而进入了绵阳的骨干工业企业。而今年,绵阳将培育2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生态。
(记者 李渝 李科)
热门推荐
更多>青岛栈桥海鸥集结觅食场面壮观 史上最壕农居房:游泳池+观光电梯
甘肃平凉:消防官兵夜闯坟地“练胆” 墓碑为伴草中寻物
首列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驶进新疆
浙江省一省道南复线被“钉子户”腰斩
"中国第一胖"甩肉160斤要健康体重还得打五折
两会上的女汉子
超模怀孕8月仍有腹肌
福州:为拍照游客摇落“桃花雨”
山东烟台举行警用无人机立体防控演练
内蒙古境内一运煤专线发生列车脱轨 15节车箱倾覆
河南老君山云雾笼罩似仙境
沈阳面包车撞人后逃跑被拦下 肇事司机挥棍打人
政协委员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北影表演系初试拉开帷幕 现场美女云集
汶川大熊猫深夜悠闲逛街 过马路走斑马线
南京夫子庙灯会迎来观灯人潮
“国家减灾”技术车辆亮相上海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