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遵义)交通博物馆22日开馆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交通博物馆门口的老火车头
本网讯 将有史以来的交通发展史浓缩起来,抢救和珍藏部分即将消逝在时光里的物品和事件,并展示在世人前,意义重大。昨日,记者从市交通局了解到,通过两年的筹备建设,我国首个综合性交通博物馆——“中国(遵义)交通博物馆”将于本月22日开门迎客。
据了解,馆厅共设5个展区,展陈面积3500平方米,展线总长400米,展出文物、实物和图片、音像等史料3000多件(幅)。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新蒲新区的“中国(遵义)交通博物馆”一览馆厅风采。走到大门口,一个古老的蒸汽火车头映入眼帘,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为火车头除锈、上保护漆。据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上世纪70年代行驶在川黔铁路的“遵义号”,火车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走进展厅,一座非常有艺术感的雕塑呈现在眼前,这是“中国(遵义)交通博物馆”的标志,雕塑上的轮胎一半是用木头做的,另一半则是合金和塑料材质的,轮胎两半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交通的发展史。往里走,便看到一顶大红色的花轿,据了解,这是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大工夫从偏僻的山区收集到的。
再往前走,一幅壮观的景象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是一幅纤夫拉纤的雕塑。有河滩、岩石和一艘船,4名纤夫肩上拖着绳索,身子前倾,正卖力地拉纤,色彩鲜明,鲜活的人物表情场景十分逼真。在雕塑后面的墙上,则是一幅画着岩石峭壁的巨大图画——赤水河的吴公岩,它是旧时川盐入黔的古老码头,画面展现了当年河运的景象。除了遵义本土的交通文化,
展厅内还展出不少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交通文化。其中,包括动车“和谐号”的模型,以及中国航天火箭模型,轮船舵头、三轮车、竹筏等交通工具的实物以及当年做草鞋的工具等。
热门推荐
更多>山东邹城:世界最重跨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合拢
医生拎着吊瓶为患者拍片
土豪500万买直升机 为防鱼被偷
沪指暴跌7.7% 创7年最大单日跌幅
CBA全明星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哈尔滨“无声”餐厅:为聋哑人组建的爱心驿站
广西警方击毙2名新疆偷渡者现场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月10日—16日
北京市开展处置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实战演练
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首批队员回国抵渝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广西一大排档煤气罐爆炸已致6死19伤
小米旗舰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女工头被撞身亡 丈夫含泪给工友结薪10万
长沙街头现反腐败漫画 城管称过于负能量
哈尔滨“1·2”大火受灾群众首次返家
南宁违章电动驾驶者被罚看3小时安全教育视频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119/eca86bda350e1626e8ed03.jpg)
全球乳业陷困境:不止中国“倒奶”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116/eca86bda350e1622b8aa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