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湿地总面积达652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全国第二
![西藏湿地总面积达652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全国第二](../../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40530/eca86bd73dea14f2673d0d.jpg)
拉萨市近郊的拉鲁湿地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旱季长处茂密的草场,后方不远即是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胡永启 摄
![西藏湿地总面积达652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全国第二](../../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40530/eca86bd73dea14f267460e.jpg)
拉萨市近郊的拉鲁湿地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旱季长处茂密的草场,后方不远即是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胡永启 摄
近日,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公布了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西藏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为652.9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31%,居全国第二位。与第一次湿地调查结果相比,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了52.42万公顷,增加率为8.7%。其中自然湿地增加51.97万公顷,人工湿地增加0.45万公顷。
为了进一步摸清湿地资源“家底”,掌握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湿地保护政策,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至2013年统一部署,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流程分批次逐年进行,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
西藏林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布穷表示,西藏于2010年1月启动这项工作,成立了湿地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确定了技术支撑单位和质量检查单位,首次运用了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严格执行先室内判读遥感数据、然后进行现地验证和实地调查、最后室内修正调查结果的工作流程。
本次西藏湿地资源调查区划湿地斑块38752个,设置样方589个,并完成了湿地动植物资源、自然地理信息、保护管理状况调查。投入500多人,获取并收集了成果数据 3.8万条。2011年9月,完成了调查成果报告论证上报,并通过了包括2位院士在内的多学科、多行业专家组成的国家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调查成果科学、准确、真实、可靠。
根据《湿地公约》定义,我国的湿地类型分为5类34型。本次调查表明,西藏自治区湿地有4个湿地类17个湿地型。4个湿地类分别是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包括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在内的自然湿地652.4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9.92%;人工湿地0.5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0.08%。在自然湿地中,湖泊湿地面积为303.52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为205.43万公顷;河流湿地面积为143.45万公顷。
从分布情况看,西藏自治区湿地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全区7个地(市)中,那曲地区湿地面积最大,为299.3万公顷;阿里地区湿地面积第二,为200.64万公顷,其他依次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拉萨市、林芝地区和昌都地区。
据本次调查,西藏湿地动物中有鸟类57种、鱼类71种、两栖动物45种、爬行动物55种、哺乳动物132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西藏湿地植物有591种,湿地植被有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植被群系超过81个。
通过本次湿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区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主要生态特征,建立了湿地资源信息库,编绘了湿地资源分布图,为西藏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其它重要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为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一五”以来,西藏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不断完善。2009年机构改革中,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责明确赋予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并在西藏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加挂了自治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牌子,具体负责西藏湿地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截止目前,西藏已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拉萨市湿地保护管理条例》和《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西藏湿地依法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
西藏湿地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截至目前,玛旁雍错和麦地卡2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拉鲁、然乌湖等各级别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处,其中自治区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共有13块湿地列入全国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多庆错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西藏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等多种方式的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形成,全区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30.8万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5.98%。
目前,西藏区共有24个项目成功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有11块湿地列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截至目前,已实施各类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3项,落实资金3.47亿元。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西藏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湿地类型丰富,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湿地分布区,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和水能资源接续基地,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湿地保护与发展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西藏湿地保护形势还不容乐观,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还存在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技水平不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大保护与修复工作力度。
今后,西藏将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加大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以重点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大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西藏湿地保护与恢复水平。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湿地保护和改善民生。争取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时,积极开展基础性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西藏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胡永启 达穷)
热门推荐
更多>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