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平均数”遮掩“大多数”
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统计局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对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
从数据统计来讲,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亮点不少。比如,首次发布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数据;再如,统计的范围更广,此次国家统计局此项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此外,细化项目更多。分区域、行业、登记类型等等。
尽管统计方式方法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没有走出“被增长”“被平均”的怪圈。统计学告诉人们,平均数并非代表大多数。个体指标的差距越小,才能越充分显示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反,个体指标的差距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这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平均数当成大多数,就会使人们错误地估计形势,只看到职工工资逐年增高,却看不到工资收入远在平均水平之下的多数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的有:居民服务、修理、制造业、建筑业,而高居“平均”之上的有: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金融等行业,而这些企业大都是垄断行业。倘若从注册登记类型来审视,国企工资水平不仅高于平均工资,而且远远高于私企工资水准,私企员工的工资则在工资“平均线”以下。显而易见,因为制度的因素,造成了各个行业工资相差悬殊,从而也拉大了就业人口的工资差距。
让人忧虑与不安的是,由于把平均数当成大多数,许多地方就会从平均数来考虑问题、做决策,影响制度安排和日常行政行为。甚至还片面地认为,就业人员工资提高了,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与消费,就应按照平均数的水平来做出计划和安排。殊不知此举只能加重平均水平之下人员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们继续过紧日子。
“平均数”并非“大多数”告诉人们,尤其是决策部门,不要只盯着平均数,而要看大多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意见,主要是基于目前我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悬殊这一现实。而就统计学来讲,要想保证“平均统计”更接近于现实,起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被统计的对象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太过悬殊。一个亿万富翁和一群“穷光蛋”的平均工资所得数,是毫无意义的。(吴睿鸫)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