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毕节试验区 为贫困地区发展发挥重要示范作用
从经济贫困、一穷二白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从山穷水尽、林退粮进到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从无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到“铁公机”立体交通建设捷报频传,从广大农村群众过去住茅草房、土坯房到现在住宽敞的特色民居;从过去缺水缺电缺路到现在用上自来水,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公路进村入寨,硬化便道直到家门口。26年来,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经过改革试验绝地突围,把联合国专家定论的“不宜人居”之地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富裕和谐之地,诠释了科学发展的真谛。
饮水思源,追溯毕节实现城乡巨变的内外原因和不竭动力,始于1988年毕节试验区的建立。
26年前,由贵州省委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在中国西部最贫困区域率先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26年后,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为贵州及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发挥重要示范作用。
探索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以开发扶贫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农民离开土地,缓解环境生存压力,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财富”,毕节试验区围绕“三大主题”不断探路,抒写了绝境逢生的人间奇迹。
在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的粮烟唱戏、追求温饱的时代,毕节成功地探索出了“五子登科”的辩证法,通过“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拴带子’,坡地种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依靠“长防”、“长治”、“3356”等生态项目工程,实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了山上,保住了山下。
依靠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果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依靠科技兴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点土成金”,少种多收,实现了山绿人富,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进入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时代,毕节试验区抢抓“西电东送”的政策机遇,水电和火电产业并举,将丰富的水力资源转化成水电资源,一处处高峡平湖让乌江梯级电站开发梦想成真。同时,走“煤从空中走”的资源开发新路,通过煤电产业、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条,将资源循环利用,吃干榨尽,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到来,毕节试验区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启动大会为契机,在狠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四化同步”的同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勃兴文化旅游产业,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家园。
回顾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历史,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等各级各部门,各兄弟省市的同心帮扶下,毕节人民以自己的创新实践,实现着一个个的富民梦想,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回顾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历史,毕节试验区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不管条件如何艰苦,始终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前任做给后任看,每一个节点都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发展,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发扬不怕困难,永不退缩的愚公精神,努力改变生存环境,造福当代和子孙。
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历程,为中国贫困地区发展作出了示范,为世界喀斯特地区攻克“生态癌症”,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样本。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毕节试验区正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东风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注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殷切目光中,在国办函35号文件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规划中,以更加铿锵的步伐奋力前行,将“三大主题”与生态文明建设兼容,迈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明天。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