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把握“京津冀一体化”机遇 政府创新改革发展因地制宜
5月9日,由上海由高级金融学院(SAIF)主办,河东区人民政府、市政府金融办承办的“2014 SAIF金融改革创新恳谈会”在津举行。恳谈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研讨了天津金融发展改革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会间,来自天津市政府、金融领域的各界人士对“京津冀一体化”未来发展表示积极乐观态度,认为真正的“一体化”时机即将来临。恳谈会认为“京津冀一体化”顺应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三地之间已经加强意识将10年之久的合作历史转发为质的改变。同时,三地达成合作共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将各地资源优化调整,缓解北京环境承载力饱和问题,促进津冀发展。
其次,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表示,“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也反映了现今政府职能逐渐转化的想法,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边界更加显现。
相比北京突出行政中心的职能,天津一直扮演着北方金融中心的角色。同时,结合其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史,天津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改革,无论在政府扶持还是地方接受程度上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天津市常务副市长表示:“现今天津持牌的金融机构已经到多达56家,弥补了天津实体金融运作的空白,虽然同京沪发展幅度相比落差很大,但已为天津自身经济发展带来了美好前景。”
在改革创新方面,天津市市政府将于今天下半年推出河东区融资服务中心,集中了北京多家金融机构发展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渠道融资等项目为中小型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服务,实现“京津”金融服务相配合。
但是,在承接北京部分行业转移的同时,天津强调因地制宜,迎合市场需求。
据记者查阅,在2013年4月,天津市政府发表文件确认其城市地位,“到2020年,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而将“京津冀一体化”提上国家发展战略日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北京持续雾霾天气。此次环境的恶化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深思,环境承载力成为了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天津市在“一体化”进程重更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承接、第三服务业合作发展,不会引进高污染制造业。
据记者了解,在京津已经达成的合作共识中,今后将有9个中科院院以及部分“京”字头医院(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分支机构所落户天津,北京部分物流项目也将向天津机场、东疆港转移。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