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校规折射教育的焦虑
未经班主任允许,男女生不准相互陪同看病、男女生之间不得互发短信……日前,河南省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周口一高”)出台的这个校规引发众多学生和家长质疑。“同窗之间美好的纯洁友谊都不能有,这样还让孩子们怎么交往?”(5月7日《大河报》)
如果把校园比作一片净土,那么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洁癖”,在捍卫这片净土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周口一高,为防止学生早恋,未经班主任允许,男女生不得互发短信,且连相互陪同看病都不被允许。这种“物理治疗”或许能让在校学生有所忌惮,但如此精确到具体“经纬度”的校规,未免让人觉得荒唐。
近年来,奇葩校规频现,诸如“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等,这些校规像“笑规”一样闯进人们的生活,并“铭刻”于公众脑海里。奇怪的是,纵使类似校规早已成为公众嘲讽的对象,但“大戏”仍在陆续上演着,似乎毫无画上句号的意思。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隐藏其中的真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拓展自己的规模,超级学校随处可见,学校变成“巨无霸”,有限的教育工作者自然无暇顾及细微,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畅,无法及时真实地捕捉到学生的信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做到及时辅导,迫于无奈,学校只有在管理上“一刀切”,对在校学生统一发号施令,要求学生都按照校方所制定的条条框框认真履行。
机械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缺乏自主行为的活力,由于这种管理方式需要顾及学生的细微行为,这也是雷人校规频现的根本原因。利用这样的校规,只会像流水线一样,培养出循规蹈矩、缺乏创新与活力的学生,这种冰冷的教育规定,丝毫没有将学生视为与教育者一样是有思想、有判断力的个体。不仅如此,诸如“男女生之间不得互发短信”,“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这样的校规,在真正落实起来,如何界定也有待商榷,如此不严谨、不人性化的校规,会不会是几位校领导“大佬”拍拍脑袋就决定的呢?实在令人生疑。
法律规定,学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而在奇葩校规面前,我们丝毫看不出学校是怎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制定校规。教育培养的不是机器,容不得机械化管理,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谢松波)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