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检测技术只能进口?华南理工团队说不
一块小小的电路板,因为自动监测系统需要依靠外国进口,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落后的人工方式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漏验率很高。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联合东莞市科隆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面向电路板无铅联装的光学和微焦X射线检测技术与成套设备” 项目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4月29日举行的广东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印刷电路板制造国,约占全球市场的36%,但由于电路板中无铅锡膏浸润性不好;锡膏印刷缺陷增多、炉后无铅焊点光漫反射加剧,表面容易产生颜色混叠;微小虚焊等缺陷难于检测;BGA封装焊点背景复杂等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对电路板贴装检测技术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针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发明了新型的结构化光源、构建了基于特征分析的焊点检测框架与算法,并采用分层摄影重建技术,构建焊点3D及气泡等缺陷特征,对相应缺陷可进行有效检测。在X射线分层摄影检测方法与系统、新型的结构化光源装置和图像采集控制系统 、基于特征分析的焊点检测算法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和企业合作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化微焦X-射线检测和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其综合性能已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套设备可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手机、彩电、空调、电冰箱、激光视盘机、MP3、MP4、组合音响、汽车电子等产品电路板的贴(组)装生产线检测。
目前,该项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2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在企业应用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为新增产值49.7亿元,新增利税4.2亿;直接经济效益为新增产值1.64亿元,新增利税4048.5万元。该成套装备的研制与成功产业化打破了该类高端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效提高了我国电路板无铅联装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据了解,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共有27项成果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通讯员 吴夏曦 张宪民)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