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王南京行启示维护历史共识
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27日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首位访问纪念馆的在任外国元首。这既是一次挖掘中丹友谊渊源,追忆二战历史的行程,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维护历史提供了有益启示。
近年来,对二战历史的认知问题再度成为东亚地区潜在的冲突因素。安倍内阁建立后,一些日本政界人士不断挑战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二战史观,导致东北亚政治互信降到了历史冰点。
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有三个原因。其一,洗去原罪,摆脱和平宪法对日本扩张性诉求的束缚。其二,尽管二战结束已近70年,但日本还没有形成整体的二战史观。其三是对于东亚地区正在形成的新历史格局不适应。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日本政界、学界、民间多方交集的历史杂音。
遗憾的是,对于日本出现的这一倾向,国际社会并没有引起足够警觉。美国为推行其东亚再平衡政策,还有意无意采取了模糊化处理的态度。危险性在于,主流二战史观,并非只关系对历史能否正确认识,它也是战后国际政经体系的基石。如果继续对颠覆二战史观之举无动于衷,以功利化态度处理历史问题,美国自身利益也将遭遇挑战。
如果说奥斯威辛集中营反映了二战的欧洲视角的话,南京大屠杀则足以反映二战的亚洲视角。它们俱折射出了二战的残酷性和反人道主义行径曾经达到什么地步。玛格丽特二世造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意义在于,作为欧洲访客为二战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回忆视角,同时,也扩展了国事访问的内容。没有对历史的深切了解,就无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关切是什么,民族情结是什么。再现实的政治运作,也有历史的脉搏在跳动。
这一行程,对国际社会如何了解中国提供了启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一方面,维护历史共识,应成为中国外事活动的一个重要考量。这不仅是因为通过梳理历史脉络有助于厘清国际博弈中的是与非,还因为二战史观共识本就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所在,巩固并扩大共同价值观,是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起着经贸合同难以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客观还原历史的同时,尽可能丰富国际社会对发生在中国的二战历史真相的认识。中国视角的二战历史越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借混淆历史以寻求利益的图谋就越发难以得逞。(徐立凡)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