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逾七成受访者感觉身边腐败现象大有改观
两会期间,“反腐倡廉”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与关注焦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进行的有9727人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62.5%的受访者对过去一年的反腐改革成效表示满意,71.6%的人认为腐败风气与往年相比有所改观,63.7%的受访者对未来反腐有信心。
调查显示,57.7%受访者感觉身边的腐败与不正之风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变”,13.9%的受访者认为“大有改观”,20.7%的受访者认为“变化很小”,认为“没有变化”的仅占5.0%。
27岁的武汉某私营企业销售经理朱先生对去年的反腐成果比较满意:“自我记事起,从没见中央如此大力度地开展反腐工作。这无疑给我们百姓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反腐的决心。”朱先生希望进一步推进反腐,尤其是官员间相互包庇腐败的现象能够根治。
针对2013年众多贪腐高官落马现象,67.0%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对反腐大案要案的查处,在预防和震慑腐败上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受访者认为,干部选拔过程是腐败问题最突出的重灾区(63.2%),紧随其后是工程建设(59.7%)、财政拨款(59.3%)和行政审批(56.5%),而在扶贫救灾(42.1%)、土地批租(38.7%)和慈善募捐(34.6%)等领域,腐败问题也有不少。
反腐需要百姓支持才能取得好成果。67.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举报腐败的渠道畅通,但52.8%的受访者认为效果有限。
一家期货公司的职员杨女士直言自己不会主动去举报身边的贪腐问题,“就目前而言,反腐举报的渠道太窄。即便有些举报渠道是有效的,我们普通人也很难区分哪些渠道会真正落实我们的诉求,而且担心被打击报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认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反腐举报渠道过于单一,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力度,首先要确保举报途径畅通,便于民众便于举报,其次要保证举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并能有力地保护举报人。
今年应该着手哪些方面的反腐制度建设?受访者选择较多的是:健全民主监督制度(60.5%)、限制领导权力,明确权力清单(57.4%)、推进官员财产公示(56.7%)、完善财政预算制度(55.4%)等。其他还有完善行政审批制度(48.6%)、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42.0%)、加大巡视工作力度(40.8%)、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35.1%)等。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丕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长期坚持并完善民主制度建设,赋予人民监督权,将政府置于人民监督之下,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运行起来,“这是最重要的反腐良策”。(记者 王俊秀 鲁军宜)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