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中国日报
ENGLISH
首页  >   中国在线  >  评论

媒体和网民积极评价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3-09-29 17:42 来源:中国政府网

媒体和网民积极评价常务会议部署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9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当日19时许,中国政府网发布新闻稿;22时许,新华网发布解读文章《李克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政府的硬任务、硬承诺》。随后,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主要新闻网站纷纷在首页显著位置以该标题进行转载。

媒体主要评论:一是高度评价保障性安居工程,认为凸显中央政府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决心。《经济参考报》等媒体称,保障房建设大提速是本轮调控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央切实保障民生的大手笔,凸显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及社会“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决心。新华网等媒体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任务,既是督战,也是鼓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新一届政府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施政任务,既利于当前,又惠及长远。二是建议加强规划布局,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配套设施。《经济日报》等媒体称,近年来,一些地方保障房空置率过高,首要原因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面临着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种种不便。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大保障房小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势在必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等人认为,很多地区保障房项目的规划与“夹心层”的需求不相符,忽视了目标群体的生活成本,单纯为了完成数量上的指标,而不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三是认为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称,地方政府打保障房建设资金的主意不是新鲜事,在眼下财力普遍吃紧的情况下,保障房资金更成了“嘴边肉”,今年保障房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可能更甚于2012年。《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称,如果不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解决保障房资金被挪用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保障房建设的进度和投资力度,还会对民生改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深化改革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四是认为落实好保障房建设任务事关楼市调控成败。《北京商报》等媒体称,保障房建设已成为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房建设“咬定青山不放松”,楼市调控就始终有一个锚,不会被强势的房价牵着鼻子走。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等人称,建议新一届政府认真查一查各省保障性住房盖了多少,又有多少分到老百姓手里。

网民普遍支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希望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截至26日16时,主要新闻网站和微博共有4000余名网民参与评论。网民称,“支持国家安居工程,老百姓盼望早点住上安居房。”“大力建设安居房是缓解高房价的有效措施。”“感谢对老百姓的硬承诺”“覆盖面很广啊,支持总理!”“希望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严惩弄虚作假行为。”部分网民希望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分配制度。网民称,“希望调整准入门槛,让真正住房困难的家庭住进保障房。”“要严格把关购买资格,严惩假穷人。”“希望完善分配制度,别再让官员的亲戚朋友们率先入住了。”“好政策应该好好宣传,只有达到家喻户晓,方能有效监督。”此外,还有一些网民希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网民称,“在大城市工作,保障房住不进,商品房又买不起,政府在建保障房的同时,还应下大力气调控房价。”“建议对拥有多套房的人课以重税,严厉打击炒房行为。”“降低房价才是老百姓安居的根本。”

美军导弹驱逐舰抵达黑海旨在威慑俄罗斯 利比亚法庭开审卡扎菲政权高官
中国GDP增速放缓并不足惧 易纲:中国有信心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步步惊情》吴奇隆刘诗诗吻戏曝光 超模Freja Beha演绎2014春夏形象大片
是男人都爱她 斯嘉丽火辣身材秘籍 向经典致敬 五款大牌包的新创意

精彩热图

 
 

专题

为民之美、公正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谁是美基层法官

详细>>

春分一过,清明再来。清明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民族的慰藉和文化的传承。

详细>>

中国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正是“中国梦”努力飞翔的痕迹。

详细>>

新闻排行

“罚”了一年 红灯照闯 公主坟路口10分钟内105人闯红灯

详细>>

西安千人学写汉字“BIANG”

详细>>

黑龙江一旅客列车发生脱线事故 致15人受伤8趟列车停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