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司法解释量体裁衣,精准打击网络诽谤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这个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打击网络谣言及时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方便了基层公检法机关在个案中掌握具体的刑法标准。
针对网络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时代谣言发生的特点,《解释》对既有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做了很多“突破”性的解释。
首先,传统法学认为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应由受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而不是由警方直接抓捕、进行公诉,除非诽谤行为达到法定的标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但这次《解释》对于诽谤罪自诉的除外条件进行了细化,《解释》规定:诽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等7种情况,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此时诽谤案就不再是自诉案件,而是应由警方直接立案追究。
比如,上海警方抓获的傅学胜,他一是诽谤上海某副区长贪污20个亿,包养十几个情妇,二是诽谤中石化一位女处长接受“非洲牛郎”性贿赂。按传统刑法,即使傅学胜构成诽谤罪,也不是公诉案件,而是需要诽谤的受害人找到造谣者,并进行刑事自诉。这次《解释》则把类似的诽谤罪上升为公诉案件,为警方打击这种网络诽谤提供了方便。
再比如,此前被捕的“秦火火”,长期以来就在网上散布谣言,诸如7·23动车事故中遇难的意大利籍旅客家属获赔3000万欧元、某明星的孩子不是亲生的、张海迪是日本国籍等。对于这种无事生非、制造耸动的人,此前并没有很合适的罪名依法打击: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必须要行为人有传播类似爆炸、投毒信息的行为;诽谤罪,一般是自诉案件……这次《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均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其实,关于寻衅滋事罪,两高刚在7月出台了《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其中仍把寻衅滋事罪构成中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理解为在传统的车站、码头等的物理空间里起哄闹事,并没有涉及网络空间。这次《解释》直接将寻衅滋事的范围扩展到网络空间,使得网上、网下的公共空间适用同一条罪名,完成了对于刑事立法的“突破”。
《解释》中的“突破点”还有很多。针对网络谣言犯罪的特点,这次《解释》做了量体裁衣,填补了此前立法与司法之间的间隙,为精确打击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条件。
热门推荐
更多>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
广西偷狗贼被抓现行 抱3条死狗示众
云南野生动物园为情绪低落熊猫装电视
组图:张氏叔侄出狱一年各买宝马 侄子年入20万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云南唯一大熊猫情绪低落 动物园想尽办法为其找乐
大货车侧翻将小车压扁至40厘米(组图)
直击"4.07"曲靖东山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陆毅刘恺威黄晓明吴奇隆 电视剧“皇帝”比帅(图)
全智贤宋慧乔金泰熙 盘点越长越逆天的冻龄女神
组图:森碟庆生 石头参加生日宴对话萌哭网友
英国十大神秘古老的特色迷宫
三地警方破获特大制贩枪支和管制刀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