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数中药陷“农药残留”危机 滥用农药成普遍现状

来源:央视网
2013-08-28 20:03:22

滥用农药和熏硫成普遍现状

过半数中药陷“农药残留”危机 滥用农药成普遍现状

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受到农药及化肥污染

和蔬菜问题频现一样,中药材并不能独善其身,它们拥有共同的源头——种植。

在工业化农业模式的延伸之下,中药材亦沦为企业扩大经济利益的工具,受到大量农药及化肥污染,从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报告来看,农业污染已经超越了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成为中国面源污染第一大贡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刘绍贵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农户添加农药不奇怪,“因为有些品种确实容易长虫,一些果实带有香味,在果实成熟后更容易吸引虫子。但问题在于,农户一味注重利益,几乎不去考虑是否有害,一旦出了问题也没法追溯。”

一些农户滥用农药的现状被绿色和平的考察成员记录下来,这些喷洒农药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上演。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素有“三七之乡”美誉。三七的种植过程较为辛苦,从选地开始,必须开荒“处女地”,两三年一茬一开垦,再加上这些植物喜阴比较娇气,禁不起晒,地上每隔两米就得支起竿子,上面再搭上价格不菲的遮阳网。

三七种植中病虫害比较多,农药几乎伴随整个生长过程。在一月份下种的时候药农就将红籽或是籽条与多种农药一起搅拌,于是交易市场上出现五颜六色的拌了农药的种子,甚是壮观。

药农小林告诉考察组成员,他们每周要撒农药杀虫,在雨季更加频繁。当考察组成员对农药过量使用表达担忧时,小林的脸上流露出疑惑与不解,“杀虫不撒农药,撒啥?”

文山德厚镇的一位大姐已经种了十多年的三七,对自己30多亩地里的三七呵护有加。大姐说,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她种植过程中的用药方法,不认字的她只能凭经验调配农药,通常五六种农药混合使用,但这些年虫子越来越不好治,虫子的抗药性太强了,每两周就得换一次药,不换就治不住。

这些实例对于刘绍贵来说并不陌生,刘绍贵举例:太子参有肉质的气味容易长虫,农户在挖洞栽种的时候,会把“六六六”放在洞里。等药材长好拿到市场上去的时候,“六六六”的气味依然浓烈,遇到这类的药材他所在的医院会销毁,但其他的小医院、小药店就不好说了。

此外,熏硫和染色也是导致中药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