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中国日报
ENGLISH
首页  >   中国在线  >  本网专稿

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当杨振宁遇上莫言

2013-05-16 10:03 来源:中国日报

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当杨振宁遇上莫言
 
15日下午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杨振宁与莫言进行“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中国日报记者梅佳 摄

5月15日下午,一场思想的盛宴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会场内外学子的簇拥和企盼下隆重开启。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碰撞,由艺术家范曾主持。这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的高端交流,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众芳所在”系列讲座之一。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现年91岁,思维极为敏捷清晰,言谈从容幽默,还不时向同为诺奖得主的莫言发问。

“如果爱迪生回到我们的时代,莫言觉得会令他最感新奇的是什么?”杨振宁问。

“是手机吧。”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答。

两位从各自阅历和角度,在宗教、风格、民族性、成功、天才,以及诺奖感言等多领域畅谈一番。

杨振宁说他在瑞典获颁诺奖时,感觉跟其他美国人英国人都不一样。莫言则道,“我的感觉跟谁都不一样”。作为第一位中国籍的诺奖文学得主,他感觉“获奖让我成为了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

“而我在颁奖现场,更像一个观察者。硬要问我领奖是什么心情,真编造不出来,”莫言说。“我在现场观察瑞典国王、王后、以及他们背后两个漂亮的女儿。当然也观察台下我的妻子和女儿。”

莫言认为文学的对象是人,而科学的对象是物和自然界。一个关注情感,一个关注的是原理。

而杨振宁则直言“文学比科学复杂得多”。

“科学中发现的成份比文学少,文学中发明的成份比科学多,”杨说。

莫言就给杨振宁讲科幻文学。讲蒲松龄《雷曹》的故事,还夸刘慈欣的《三体》写的好。莫言在去年在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就谈及蒲松龄对他的文学影响极启发。

杨振宁讲科学之所以简单,因为有“顿悟”的时刻。莫言立即表示,文学中的顿悟及灵感。莫言举例他的《生死疲劳》,困于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后来偶然到庙里面收到佛教壁画启发,遂用六道轮回来架构该小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美军导弹驱逐舰抵达黑海旨在威慑俄罗斯 利比亚法庭开审卡扎菲政权高官
中国GDP增速放缓并不足惧 易纲:中国有信心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步步惊情》吴奇隆刘诗诗吻戏曝光 超模Freja Beha演绎2014春夏形象大片
是男人都爱她 斯嘉丽火辣身材秘籍 向经典致敬 五款大牌包的新创意

精彩热图

 
 

专题

为民之美、公正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谁是美基层法官

详细>>

春分一过,清明再来。清明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民族的慰藉和文化的传承。

详细>>

中国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正是“中国梦”努力飞翔的痕迹。

详细>>

新闻排行

“罚”了一年 红灯照闯 公主坟路口10分钟内105人闯红灯

详细>>

西安千人学写汉字“BIANG”

详细>>

黑龙江一旅客列车发生脱线事故 致15人受伤8趟列车停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