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当杨振宁遇上莫言
5月15日下午,一场思想的盛宴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会场内外学子的簇拥和企盼下隆重开启。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碰撞,由艺术家范曾主持。这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的高端交流,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众芳所在”系列讲座之一。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现年91岁,思维极为敏捷清晰,言谈从容幽默,还不时向同为诺奖得主的莫言发问。
“如果爱迪生回到我们的时代,莫言觉得会令他最感新奇的是什么?”杨振宁问。
“是手机吧。”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答。
两位从各自阅历和角度,在宗教、风格、民族性、成功、天才,以及诺奖感言等多领域畅谈一番。
杨振宁说他在瑞典获颁诺奖时,感觉跟其他美国人英国人都不一样。莫言则道,“我的感觉跟谁都不一样”。作为第一位中国籍的诺奖文学得主,他感觉“获奖让我成为了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
“而我在颁奖现场,更像一个观察者。硬要问我领奖是什么心情,真编造不出来,”莫言说。“我在现场观察瑞典国王、王后、以及他们背后两个漂亮的女儿。当然也观察台下我的妻子和女儿。”
莫言认为文学的对象是人,而科学的对象是物和自然界。一个关注情感,一个关注的是原理。
而杨振宁则直言“文学比科学复杂得多”。
“科学中发现的成份比文学少,文学中发明的成份比科学多,”杨说。
莫言就给杨振宁讲科幻文学。讲蒲松龄《雷曹》的故事,还夸刘慈欣的《三体》写的好。莫言在去年在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就谈及蒲松龄对他的文学影响极启发。
杨振宁讲科学之所以简单,因为有“顿悟”的时刻。莫言立即表示,文学中的顿悟及灵感。莫言举例他的《生死疲劳》,困于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后来偶然到庙里面收到佛教壁画启发,遂用六道轮回来架构该小说。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
- 广西偷狗贼被抓现行 抱3条死狗示众 云南野生动物园为情绪低落熊猫装电视 组图:张氏叔侄出狱一年各买宝马 侄子年入20万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云南唯一大熊猫情绪低落 动物园想尽办法为其找乐 大货车侧翻将小车压扁至40厘米(组图)
- 直击"4.07"曲靖东山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陆毅刘恺威黄晓明吴奇隆 电视剧“皇帝”比帅(图) 全智贤宋慧乔金泰熙 盘点越长越逆天的冻龄女神 组图:森碟庆生 石头参加生日宴对话萌哭网友 英国十大神秘古老的特色迷宫 三地警方破获特大制贩枪支和管制刀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