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羊城晚报罗云芳 程伟 2012-05-15 16:11:38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深圳市医改走出了一条投入产出比高、绩效上乘的有特色发展道路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深圳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家庭医生最受老年人的欢迎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公立医院取消15%药品加成,患者能真正少付医药费

深圳医改:规定动作出色,自选动作精彩

  医生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质量也越来越好

  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是今年深圳6大重点改革之一。5月7日,深圳市政府召开医药分开改革发布会,宣布深圳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将取消15%的药品加成,这部分费用将通过提高公立医院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标准的方式,对医院给予补偿,而医保统筹基金将承担医保参保人诊疗费用增加部分。由此开启了深圳改革“以药补医”制度的大幕。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深圳市致力于建设新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全市1400多万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从药品价格下降、到公立医院改革、妥善解决医患纠纷、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在社康中心配置家庭医生……2011年12月22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到深圳市调研,高度评价深圳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医改的规定动作,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成效显著,认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投入产出比高、绩效上乘的有特色发展道路。”

  医药分开 取消药品加成,1年为患者省2亿元

  今年是深圳医疗体制改革的攻坚年,深圳计划推出22个改革项目,力争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而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更成为深圳今年确定的6大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开启了深圳改革“以药补医”制度的大幕。

  记者获悉,从今年第三季度起,深圳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将取消15%的药品加成,这部分费用将通过提高公立医院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标准的方式,对医院给予补偿。平均每门诊人次提高诊金12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诊查费37元。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表示,经过测算,提高了门诊金和住院诊查费后,增加的费用完全可以和取消的医院药品加成持平。而医保统筹金将承担深圳市医保参保人诊疗费用增加部分,也就是说,尽管门诊费用和住院诊疗费用增加了,但是深圳医保参保人就诊时,自己医保卡上的钱不会因此减少。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是实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最主要的改革措施,也是整个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其彻底打断了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与用药数量、药品价格直接挂钩的利益链条,消除其多开药、开贵药的动力。江捍平表示,这个机制体现了医生的技术劳务,鼓励医院通过提高技术和提高服务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患者也会清楚知道看一次病多少钱,“明明白白消费”。江捍平说,根据前3年深圳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测算,取消加成后,1年能为患者节省2.09亿元。

  医院药房药品的采购也将改革,深圳将在全省中标药品目录和价格基础上,对进入市公立医院的中标目录药品实施二次遴选,降低药品入库价格。探索建立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直销渠道,以此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价格。此外,为了降低药品价格,此次改革还将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间形成良性竞争。在保留公立医院门诊药房的前提下,选择若干家大型连锁药品流通企业,允许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深圳市坚决查处医药购销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江捍平表示,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后,医院从药身上拿不到利润,反而要付出人员、药房水电等成本,医院将没有动力给患者开过多的药、贵的药和不必要的药。对向患者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其他与临床诊疗无关的商品,收受回扣、提成和其他商业贿赂的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并吊销执业资格。

  转变职能 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现行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上,政府存在着两个“缺位”: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权责关系不明确,卫生行政部门既代表着政府的利益,又代表着公立医院的利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容易引发监管的缺位,造成执法不公、效率低下;二是政府“办医”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医院的项目院长要跑多个“婆婆”,政府部门职能缺位导致公立医院运营难。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深入探索建立权责明确、管理高效、激励科学、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将成立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法律专业人士、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代表共同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理事会,代表政府集中行使公立医院的重大保障决策、审计医院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评议医院和院长等职责,从多个“婆婆”到一个“婆婆”,理顺政府职能部门的“办医保障”职能。

  卫生行政部门将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医院委托给医院管理组织经营管理,同时派出总会计师落实出资人监管权责。院长任期内公益性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医疗质量目标、学科发展目标、病人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以及对社会承诺的服务目标等绩效目标,都一一列明在合同里,达不到目标,院长就请“下课”。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也“放权”给院长,不再具体干涉医院的人、财、物运行,让医院的运营更灵活。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医改不能忽视调动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江捍平表示,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上,将淡化编制概念,逐步在公立医院中实行员额管理,试行公立医院人员年金制,而首个试点公立医院将是新建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以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没有编制概念,员工没有编制,是百分之百的员额管理。”而对于现有编制试点的公立医院,则在逐步提高医生待遇上实现“同工同酬”。江捍平介绍,实行员额管理,就是让医院员工从“单位人”的观念向“社会人”转变,医院员工没有人事编制,但要保障员工的待遇和养老保险等,工资与有编制的一样,“同工同酬”,养老保险跟在编的也差不多。

  江捍平表示,深圳市今年将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区、街道医院等5家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开展集团化管理运营和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等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医德医风 “医生不收红包,看病更放心了”

  无德不成医。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医德医风这一重要内涵。记者采访获悉,多年来,深圳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上的成效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深圳连续8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对医疗机构、卫生系统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市民满意度从75.44%提高到79.23%。这意味着深圳市医患关系正悄然向好的方向转变。

  2011年,全市完成诊疗量861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基层卫生机构完成总诊疗占全市63.3%,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7.29人次,远远高于2010年全国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6.5人次的水平,社康中心每门诊人次费用49.5元。深圳医务工作者以全国一流的效率,基本解决了市民“小病社区解决,大病不出深圳”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深圳人均收入全国最高,医疗服务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深圳市医疗机构努力为病人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最深刻的印象是,上次老伴手术住院,我们不放心,硬是趁主刀医生进手术室时塞了个红包在他口袋里,但第二天他却拿着一张住院缴费押金单给我,说是给他的红包已经存进了老伴的住院押金里了,老伴的手术很成功,让我们放心。”家住黄木岗58岁的陈仙娥来深圳已经20多年,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去医院看病,不仅感觉医院的环境和秩序更好了,医生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质量也越来越好。

  记者从市卫人委了解到,为了切实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行业新形象,2001年以来,市卫人委多次开展民主评议卫生系统政风行风活动,从2006年起持续六年深入治理医药卫生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去年又重点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今年起,市卫人委更将“职业精神建设和满意度提升工程”做为全系统的两大提升工程之一来抓。一套套“组合拳”的打出,起到了震慑、制约和规范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每年参加医德再教育的情况必须作为医德考评的一项硬指标。”市卫人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从强化医德教育、法制教育和重点岗位管理三方面入手,完善预防体系。强化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同时,加强对领导决策和职业行为的监督,强化院长抓医德医风的责任意识,通过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来减少职权廉政风险;改革医务人员分配制度,使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挂钩。此外,健全监督处罚机制也非常有必要,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对触犯‘八不准’规定的执业医师,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

  记者了解到,市纪委每年都要对全行业落实廉洁从医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为全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保驾护航。

  医患纠纷 医调室开启司法快捷通道

  从“医生戴钢盔”到“缝肛门”、“八毛门”,近年来,深圳市的医患纠纷不断。2010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由市委维稳办牵头,建立了一套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诉讼、保险为一体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在医院设立医调室,并将处理经济类纠纷的法律仲裁引入医患纠纷处理环节,开启司法快捷通道。

  2011年7月,一名患者专程赶到深圳看病。35岁的他严重近视,还患有白内障。听说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眼科不错,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5000元来做手术。没想到手术第二天发现眼睛看不见了,患者当即要求医院给说法。医院马上通知了罗湖区翠竹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该医院的调解工作室。经过调查,原来是医院的设备出了问题。经协调,院方换了一台设备给患者做了第二次手术,并取得了成功。两次手术花费近7000元,但是患者身上只有5000元。经过协调,院方同意免收欠费。

  像这样设在医院的“第三方调解工作室”,深圳市共有12个,共有调解员29名,其中拥有律师资格的26名,有医学专业背景的5名,有些区还储备了有医学背景的律师人才。医调室人员独立于患者和医院,受司法系统指导、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维稳办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一条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解决路径。截至2011年底,医调室共受理纠纷366宗,达成调解协议240宗,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纠纷62宗,成功率达到83%,涉及当事人1000余名,并受理各类咨询1300多人次,无一例投诉。

  深圳市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说:“医调室进驻后,纠纷当事双方能够坐下来说话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认为,医调室作为第三方确实给双方一个缓冲平台,而医院也在与医调室、司法部门的接触中,提高了处理纠纷的能力。

  为构建“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医患纠纷社会管理体系,深圳市还创新仲裁机制,率先在全国成立医患纠纷仲裁院。这是全国首次以地方性行政法规的方式将仲裁机制引入医患纠纷处理。仲裁院选聘了24名医学专家和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律师为首批医患纠纷仲裁员,均兼职义务参加仲裁工作,不领取报酬。仲裁院成立以来,接待医患纠纷信访130余人次,正式受理医患纠纷案件19宗,审结14宗,其中7宗为医患双方已自行协商,仅进行书面出具仲裁书,另外7宗经仲裁院裁决生效。

  此外,深圳市还建立并实施系统联动工作机制,将医闹事件纳入公安机关法定出警工作范围,一旦接到医疗机构报警,警方需迅速接警、及时出警、全程跟踪,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和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

  中医保健 五年实现“不出社区看中医”

  大型医院的中医名医一号难求的现象,让许多想看中医的市民望而却步。这一情况将得到改变!记者了解到,造福于深圳人的“中医治未病医防保健体系”已正式运行。按照计划,深圳近650家大大小小的社区康复中心都要配备一名主治医生以上的中医药人员和中药配药服务,深圳人不出社区就能够看得上中医,用得起中药,让广大市民家门口就能享用中医的疗效和实惠。

  近年来,深圳市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列为市政府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注重向市民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不断完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深圳市人大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随后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出台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深圳市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与完善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骨干,以各级各类医院中医科为网络,以社康服务中心、中医门诊部、中医馆、中医诊所、中医坐堂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目前,深圳市已经创建1家国家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家广东省中医医院,47个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并评选出63名优秀中医。

  记者获悉,目前全市运营的61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均配备了中医药人员;每个社康中心至少提供5种以上的适宜技术。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免费提供“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的技术培训,大力培养中西医结合性技术人才。

  此外,深圳市还大力发展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设置标准。要求中医馆申请的主要负责人需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配备中药房、煎药室和中医“治未病”室等。而申请中医坐堂医诊所则要求申请人为药品零售药店,需配备1名以上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中医师。

  为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深圳市成立了市、区两级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适宜技术,开展中医养生、中医康复、中医药防病治病科普知识宣传等服务。通过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幸福人生大讲堂”等平台,开设中医养生专栏,成立中医药科普知识宣讲团,深入社区免费宣讲400余场,免费向群众发放中医药“治未病”宣传画册上百万份。

  根据深圳市“十二五”规划,按每3万服务人口设置一个中医馆,预计规划期末可以新增中医馆459家;按每1.5万人设置一个中医坐堂医诊所,预计可以新增中医坐堂医诊所917家。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中医医疗机构数是“十一五”末的4.7倍;中医执业医师是“十一五”末的1.7倍;全市中医服务量将会超过2000万人次,是“十一五”期末的2.5倍。

  家庭医生 过半家庭将拥有“私人医生”

  家住南山区的吴老先生2月初中风昏倒在家中,经过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抢救后,81岁的吴老先生捡回了一条命,但右边身子行动不便,医生建议他进行康复治疗。“市人民医院床位特别紧张,父亲目前病情没那么严重,也不好意思赖着。回到家里,尽管请了保姆,但没有专业护理经验,又担心耽误他的康复。”深圳能否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让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呢?

  记者采访了解到,继200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以来,深圳今年将开展家庭病床、自费接种疫苗、转介转诊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妇社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家庭病床付费、规范等文件已草拟完成,待正式出台后就启动试点。

  2009年,深圳率先在全国启动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每个社康中心负责组建不少于两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如今,试点社康中心已增加到53家,共有125位家庭医生开展相关工作,已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4.5万份,向已签约的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转诊转介服务。据介绍,居民可以在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选择家庭医生,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并签订全市统一服务合同。签订合同后,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注册的方式预约时间,直接到社康中心享受家庭服务。

  而家庭医生将对所负责家庭的成员进行常见病、多见病的就诊服务,以及合同内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家庭重点保健人群的预防保健服务。居民可以选择的具体项目则很多。其中包括常规体检服务,以及用药、健康、家庭功能等各方面的咨询。家庭医生还可提供家庭生命周期指导、家庭功能评估,家庭健康干预计划。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孕妇、老人、慢病患者以及残障人士,家庭医生还可上门“家访”。

  记者获悉,在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福田区,共30家社康中心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计划,落实了专项经费和相关的管理、激励、考核制度。截至去年12月底,福田区累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37029户,99736人,实现了2011年覆盖30%社区的目标。2011年提供家庭医生服务69242人次,服务满意率达到92.6%。

  根据规划,2015年,深圳市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社康中心比例达到80%,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家庭比例达到50%。

  (罗云芳、程伟)

分享到6.79K
扫货去 举棋不定
有钱也非万能:香港移民门槛转向吸纳人才 济州岛迷局:海外投资遭遇“任性”的启示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超模安布罗休沙滩诱惑 镂空泳衣秀S形身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片警故事》

        详细>>

        圆梦北京之《陌生的兄弟》

        详细>>

        圆梦北京之《京味传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