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李尚飞:驻村帮扶有“三度”

驻村以来,李尚飞带领村民发展桑蚕产业,修建蓄水池、水渠等,改善人居环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此后,凌赵康便经常找李尚飞聊天,村里能帮上忙的事,他也热心参与,也积极帮忙筹备建设标准化蚕房的事。

博士李尚飞:驻村帮扶有“三度”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2019-04-19 21: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帮扶成效有“精度”

只有对村里的致困原因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实施精准的扶贫措施。

“每到枯水期,多命屯、多满屯、新屯等8个屯都会陷入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

“陇章屯陆正河因其为一个人,申请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单人户型已经没有,再申请危改房……”

在李尚飞的驻村笔记本里,记录着村里的情况以及很多村民的家庭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了解村里所有情况后,才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

村里的基础设施薄弱,李尚飞平时就研读各种文件资料,最大限度为村里争取项目建设,努力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坡那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1.7万,完成了百农、多命、多满、足盎、陇隆、陇桑等6个屯的巷道硬化工程,目前,坡那村15个自然屯全部实现巷道硬化;同时利用国土旱改水项目,维修汤利、坡那两个屯蓄水池,修建汤利、坡那、新屯等屯的水渠;通过群众自筹和企业帮扶修建坡那村陇隆屯篮球场;利用屯级道路硬化项目,建设了多麦屯后山通往陇桑屯的 3 公里沙石路的硬化,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没有发展不好的村,只有没做到位的工作。”李尚飞说,下一步村里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乡亲们的精神生活,把坡那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完)

(庞革平 陈仁宝)

|<<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