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李尚飞:驻村帮扶有“三度”

驻村以来,李尚飞带领村民发展桑蚕产业,修建蓄水池、水渠等,改善人居环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此后,凌赵康便经常找李尚飞聊天,村里能帮上忙的事,他也热心参与,也积极帮忙筹备建设标准化蚕房的事。

博士李尚飞:驻村帮扶有“三度”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原创稿 2019-04-19 21: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入户帮扶有“温度”

农村工作,只有多沟通才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支持自己的工作,语言不通成了李尚飞开展工作的一个拦路虎。

“李书记每次跟我们聊天都会握着我们的手,跟我们唠家常,嘘寒问暖,完全没有一点架子,亲切得很哩!”。

潘国昌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五口人,通过走访,李尚飞发现,潘国昌一家缺乏技术,且有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脱贫的勇气。为此,李尚飞经常入户与他沟通,鼓励他要勇敢脱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帮助潘国昌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用于发展生猪养殖,2018年,潘国昌一家养殖生猪80头,并顺利出栏,正好碰上生猪价格稳定,顺利脱了贫。2018年7月,李尚飞还将他带到百色右江区塘里镇学习养竹鼠,让他开阔眼界,从而激发了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

“心相通,语言也就没有了障碍。”李尚飞说。

“李书记是一位好书记,没有架子,热心肠,可帮了我大忙了。”说起李尚飞,村民凌赵康这样评价。

凌赵康是村里的桑蚕养殖户,去年种了40亩的桑园和6张蚕茧,刚开始,春季蚕养得很好,也顺利结了丝,获得了近万元的收益,但到了7月份的时候,凌赵康发现,自己养的蚕宝宝不太爱吃桑叶,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副蔫儿的样子,到后来,蚕宝宝死了大半,把他给急坏了。

“听说村里来了个博士书记,就找他去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凌赵康找到了李尚飞,李尚飞听完凌赵康的情况后,立刻请来了县里的科技员帮忙“诊断问病”。在科技员的帮助下,凌赵康找到蚕宝宝生病的原因并掌握了如何防治的有效办法。

此后,凌赵康便经常找李尚飞聊天,村里能帮上忙的事,他也热心参与,也积极帮忙筹备建设标准化蚕房的事。

(庞革平 陈仁宝)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