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引争议 被指山寨

作者:李茂君 来源:解放日报
2013-07-14 10:04:15

真假之辩

原以为没必要辩论。

但对于“三英战赵云”,副馆长邵宝明一本正经地说:“多数人没文化。《三国演义》是戏说,而陈寿《三国志》中确有三英战赵云的记载,后来赵云弃旧主,转投刘备。”

关于 “红楼梦十二钗”,馆方也不屑一顾:“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是依据早有流传的故事写的,雍正年间,确信已有十二钗。”

馆长王宗泉斩钉截铁表示:“展出的都是经我鉴定的真品。假的我展出干吗?谁说是假的,他给我制作一件去?我愿高价收购。”魏英俊不无愤慨:“这些东西既然在这里展示了,又是我们花费心血收集来的,参观者理应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邵宝明则补充:“即使那些假的,也是好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成为文物的。”

有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古陶瓷鉴定专家穆青,他曾在冀宝斋开馆前,参与其藏品鉴定。“在馆长王宗泉的办公室和库房放的东西没有真的,都是现代新仿品。”此类“藏品”,市面上有得是,要多少有多少。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看过冀宝斋的展品,“那些元青花没有真的”。

但冀宝斋博物馆自称元青花的数量比全世界的总量还多,并固执地表示:官方不认,我们自己认。

副馆长邵宝明的逻辑是:我们不迷信专家,即便故宫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谁都不能保证每个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真的,但我肯定冀宝斋博物馆里的真品数量要远大于赝品。至于“那些明显荒诞的藏品,如黄帝年间制造的瓷器,我们不是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但既然器物上面这么写着,我们就标注出来,让人们去思考为什么上面这么写?这是哪些人制作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王宗泉自认是国内公认的瓷器收藏家,2006年11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不少专家,而他是“唯一一个从黄土地上走来的农民”,在他看来,“村级博物馆参加国际研讨会,农民收藏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绝无仅有”。

或许是因为对“农民专家”的自豪,王宗泉向来不屑于质疑声:“真假谁说了算?哪个算是专家?文物又不是当代人造的,哪来的专家?”他为此还专门写了篇文章,阐述“收藏界的误区”,包括“故宫有的藏品民间再有了就是假的”、“故宫没有的藏品,民间不可能再有”、“专家没见过的东西就是假的”、“多了的就是假的”……

而据记者了解,冀宝斋馆方热衷于请专家来品评。至少,在博物馆对外的宣传中,曾提及一系列专家“亲临鉴赏”,并“肯定赞扬”;但实际上,这些专家对藏品真伪似鲜有表态。

“照单全收式”买文物

67岁的邵宝明管长自己1岁的王宗泉叫“头”。

上世纪80年代初,两人去省城开会,正巧住一个房间,文史爱好者邵宝明被这位“计划建博物馆”的村支书打动,放弃自己在家乡的买卖,去了二铺村,协助王宗泉收藏文物。

王宗泉向记者回忆,30年来收集这些器物究竟花了多少钱自己也不大记得了:“少的每件几十元,多的每件千八百元,总共也就2000多万吧。”

他从不到文物市场收购,而主要从老百姓手上收。

很快,“王宗泉收古董要建博物馆”的消息不胫而走,方圆百里的群众带着各式各样的家藏古董蜂拥而至。对于百姓带来的藏品,王宗泉基本上是照单全收。没几年,坛坛罐罐装满了好几间办公室。

邵宝明认为,“甭管真假收了再说”总是要比“甄别一番漏掉真品”更让人放心。冀州向来崇文重博,周边很多村子都是收藏村,古董不少。而且,他们自认赶上了收藏的黄金年代,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挖地造楼,古董也就出来了。

不久,寻遍官窑遗迹的3人,带着不断增加的藏品及信心,跑到北京去等待更大的收获。“那些年,有人挖到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抱到了故宫,故宫的专家要么不信、要么不敢信,而且还要问人家传承何处什么的。人家是工人农民,从地里刨出来,哪里懂得什么是传承?总之很多人抱进去又抱出来。于是,我们就‘趁虚而入’开始收他们的东西。”邵宝明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我们‘冀宝斋’在收藏界无人不知,全国各地主动来送宝物的人络绎不绝。”

2000年以后,他们收藏就少了,“第一是假货太多,第二是价格太高,我们几乎买不起了。”邵宝明说。据知情人士透露,冀宝斋现在还在收东西,很多人都是“慕名送来”的。

王宗泉承认,自己前10年收的东西或许有赝品,坊间曾赐予其“拿着真钱买假货的老王”之称;但10年后的王宗泉,在收藏界已是名声赫赫了,多次入选“国内十大民间收藏家”。

有10多年,王宗泉四处跑,去了多次景德镇,跑遍了全国各大博物馆,参加各类拍卖会,常与专业人士探讨,请同行们鉴评,参阅各类相关著述研究比照,与古董小贩席地而谈。邵宝明认为,这之后,王宗泉已经是专家级的收藏家了,藏品多数应属“真品”,很多为“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