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国情的演进

来源:新华网
2012-11-02 09:38:42
分享

(“国情与使命”专家访谈)“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有变也有不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谈十年国情的演进

人口多,底子薄”是对中国国情的经典概括。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这六个字十分深刻。“从这个切入口可以看出十年来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针对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姚景源。

“人口压力仍非常大,但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

“首先要说的是,国情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是最大的国情。这十年,没有变的是人口的压力仍然非常大,总量世界第一,且仍在持续增长。”姚景源说。

“变的是什么?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口素质大大提高。”曾担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的姚景源介绍,这十年,我国大学生在校数量和毕业数量世界第一,这是过去没有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现在遍布城乡,科技人员比重迅速提高等等,十年前这些难度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表现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这十年是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十年,是打基础的十年,我们国家从消灭、摆脱贫困,到实现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国家、民族将走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姚景源还说。

“人均占有量仍很低,但总量赶超为缩小差距打下基础”

“决定一个国家国情最根本的是什么?是人和土地。”姚景源说,粮食和土地紧密相连,13亿人吃饭一直是大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我国完全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不仅解决了种粮不交税的问题,走到今天,种粮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底子薄的重要表现还包括资源等人均占有量很低,这没有变。”姚景源说,改变的是我们的经济总量增长到世界第二,诸多领域达到世界第一,有量才能实现赶超,为缩小差距打下基础。

“底子薄,还包括解决城乡、区域的不均衡问题。”姚景源指出,这十年,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已过半,而在十年前还只是40%左右,十年来超过10%以上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人口,人口流动性不断提高,这都推动解决贫困问题、缩小地区差距,比如近两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要看到进步,也要看到新挑战”

“我们经济总量是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在百位左右,切不可忘记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看到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不断提高的。看到进步,也要看到很多新挑战,比如高楼大厦建起来了,但城市的管理还有待提高,很多方面中国需要在新的增长平台上继续不断迈进。”姚景源说。

“过去十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翻一番,这当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带来了老龄化的问题。”姚景源还说,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问题摆在面前,老龄化速度太快,以至于整个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未富先老”,十年前没有这个挑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来应对。

“老龄化到来的同时,人口红利也在急剧减少,现在我国14岁以下孩子的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约6%,用工难问题已经凸显,传统增长方式不合理性凸显,这恰恰反映出转型的迫切性,加快步伐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姚景源指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