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党建最强音——甘肃平凉崆峒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1-07 09:08:14
分享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陇上旱码头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处处能感受到干事创业的火热场景:一批批重大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一个个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项项精准扶贫惠民工程落地见效。全区1094个党组织和21258名党员干部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共同谱写着美丽新崆峒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各级各部门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持而不息抓作风正党风,全面形成了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筑牢了转型升级、强区富民的战斗堡垒。

强化政治担当, 种好党建“责任田”

“区委常委会先后8次研究基层党建,县级领导每季度带头下基层到点指导;采取多种方式,轮训所有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为每个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调整配备了党建指导员;分类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现场督查……”

在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的责任清单上,“实施一个党建创新项目、完成一个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一次专题辅导讲座、培树一个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包抓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五个一”责任目标清单一目了然。

书记是班长,是党的事业的引领者。崆峒区将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全年党建工作细化、量化成责任清单,建立管党责任目标考评体系,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讲评机制,强化书记“管党有责”的任务。今年上半年崆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7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达300余场(次),组织县级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500余人(次)参加了市委大讲堂、富民兴陇讲座。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纳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给每个党支部下发了《一图看懂党支部建设标准》,给每个党员下发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应知应会110条》,还通过“两微一端”、远程教育网、党员“掌中宝”等途径推送了学习内容。

“抓党建工作方向明确,措施有力,特色鲜明,推行的‘一线支部工作法’和‘党建+’找准了党建与发展的切合点。”“党员教育管理抓的不实,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这是一位区委常委在去年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听取乡镇党委书记述职时的点评。

俗话说“考场”一分钟,“场”外一年功。记者从去年的述职评议大会上注意到,各党组织书记围绕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该做什么、做了多少、有何不足、怎么改进,用数据、事实将党建工作在大会上“晒”了出来,主动接受上级党委“检阅”。

“只有接好党建这块‘责任田’的地气,才有站到‘考场’上的底气。”崆峒区上杨乡党委书记黄正栋告诉记者,职责清、任务明,才会有压力、有动力。而现在对基层党建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有数了。

在述职评议考核“杠杆”的有力撬动下,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讲成绩不过分、讲问题不遮掩、讲整改不虚空,明确了基层党建责任书、路线图、时间表,将职责量化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构建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大格局。

据了解,去年以来,崆峒区共排查失联党员1099名,124个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4779名党员按规定补交党费136.1万元,处理违纪违法党员43名。对上年度述职评议中查摆的112个问题,已整改109个,整改率达到98.2%。

实施组织创先,探索“党建+”新模式

“‘两学一做’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要怎么学、怎么做?”崆峒区中街办党委书记朱维斌在专题学习会上抛出话题。“学习走在前列,发挥好带头作用,要在党建引领、作风建设、典型创建等工作中做好榜样。”南河道社区总支书记马正学有感而发,“我们要力争成为讲政治、有信念、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更好地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

为了建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今年以来,崆峒区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区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学”得有没有效果,“做”得是不是合格,“改”的是不是到位,最终要体现在工作落实上。南河道社区党总支通过“主题党日+”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召开了座谈会,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党章党规,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开展了党员服务月等系列活动。耗时两年时间,配合市区彻底治理了辖区内的南台东巷、城南人家、纸坊沟庙沟等三处汛期隐患点,还衔接电信、移动部门,投资102.4万元,为南台区域1700多户群众接通了50兆光网工程。评选出100户文明户,培训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3000多人,有500余人加入了家政服务公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崆峒区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科学筹划、严密组织,上下合力、稳步推进,学习教育呈现出了常态化制度化发展,逐步探索了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党建+”新模式。

2013年山口村曾是“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代名词。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5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0.7%。如何消除贫穷、摆脱贫困?是压在山口村村民心头的一座大山。

脱贫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打赢攻坚战,还得看党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崆峒区峡门乡山口村采取“党建+精准扶贫”,区委选派了区地税局干部牛志杰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同村党支部书记马志俊一起走村入户、听取民意、集中明智,先后公布农村低保、五保、农业保险、临时求助等45项权力清单,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了村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实现了31户120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3.7%。

如今,崆峒区通过“党建+经济”“党建+综治”“党建+生态”“党建+文化”的党建+”模式在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党建+”加出了特色、加出了实效、加出了生命力。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了93个贫困村、4.05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人口下降到1.0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26%。

推进机制创新,筑牢基层“堡垒墙”

“花所乡党委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全面推行‘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 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的权力进行界定,把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防止了‘微腐败’。”

“新世纪集团党委开展‘三岗联创’,实施‘双培双带’措施,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两不误、两融合、两促进。”

“平凉二中党委突出‘双学双促’特色,开展‘五项争创’活动,今年二本上线率比上年度提高1.3%。”

……

从今年开始,崆峒区在城市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兼职委员”制何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四共”机制,通过“345”工作机制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在农村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实行支部推动、党员带动、能人引领、结对帮扶“四型”党建助推扶贫模式,建立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党组织35个。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柳湖镇十里铺村党总支依托从事建筑、商贸物流、餐饮等行业的党员,村上成立了14个建筑工程队和32个商贸物流队,106家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带动了全村1200多名失地农民就业,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了22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286元。

据了解,今年崆峒区财政投入到村和社区资金达到了850万元,村级办公经费、社区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分别提高到了3.1万元、12万元、1.92万元。整合资金1586万元,新建、改建大寨乡桂花村、东关办东郊社区等活动场所29个;目前该区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88个,达到了38.9%。

此外,该区累计列支人才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选派优秀“80后”干部和后备干部到乡镇、村(社区)任职72人,培训支部书记、贫困村帮扶工作队1200多人(次),选拔各类服务生及事业单位人员2341名;

开展作风创优,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近几年,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连日来,记者走进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真切感受到了医患关系发生的转变,不管走到哪个窗口,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患者的一声“谢谢”,医生的一句“不客气”。

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服务单位,市二院党委扎实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活动,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成了“趣”医院掌上APP手机”免费挂号“业务。与此同时,还于甘肃银行合作建设了“银医通”项目和门诊电子化叫号系统,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今年以来,崆峒区委常委会先后8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听取了7个牵头部门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汇报,对11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对90个单位开展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巡察,对20个乡镇、街道、开展了内部巡察。区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约谈会议3次、“三述”会议1次,集中约谈了常委会班子成员和140名乡镇部门主要领导。

“原先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查处问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局面?”区委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展作风创优,认真去抓落实,逐渐让问责成为常态。”(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如今,在崆峒区,党风廉政建设被纳入常规廉政教育,可以说是法纪教育常“讲”,廉政提醒常“谈”,廉政风险常“查”,倒逼了责任落实,干部作风好转了,群众办事方便了,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人人谋发展、事事讲效率、处处显作为”的干部作风新常态。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