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的日常:这份工作 和你想的不一样

作者:郑幼明 来源:扬子晚报
2017-10-26 09:12:05
分享

城管队员周洋:这份工作,和你想的不一样

“因为我的这份工作,我周围的人渐渐了解了城管执法的日常,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他们再去影响更多的人,监督我们理解我们。” ——周洋

城管执法的日常:这份工作 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洋(左)在街头巡查。建宣 摄

城管队员都是“万能膏药”

城管执法在很多人眼中一直不被理解,“简单、粗暴”是大多数人对城管执法的惯性评价。那当你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之后,你会有怎样的看法呢?在这过去的五年中,城管执法人员又有哪些转变呢?

1985年出生的周洋是建邺区城管大队直属机动(水务)中队的一员。什么是机动队?直白一些,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属于“万能膏药”,区里大事儿小事儿,哪里需要去哪里,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突击任务随时待命。细细算来,他们的假期也比平常人少了一半。

当你窝在沙发上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嗑着瓜子儿和家人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们在岗位上坚守;当你因为刮风下雨阻挡出门脚步的时候,他们在雨里排查积淹点;当你因为炎热酷暑躲在空调房吃着冰镇西瓜的时候,他们却在烈日下巡查……这些,在周洋的眼中都很习以为常,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职责。

周洋说:“记得几年前刚加入城管队伍时,对城市管理工作既陌生又好奇,既紧张又兴奋。城市管理工作看似简单,要想把它干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措施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拿我的家人举个例子,当初我入职这项工作,家里人都是反对的,担心这份工作有危险,这份危险源于执法过程中百姓的不理解、不接受。这几年下来,他们看得清也了解得透彻,从我身上看到这一份工作的内涵,对城管的印象也慢慢改观。我通过自己影响身边人,再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

除了转变执法理念以外,城管执法方式也有了显著改善。近期,建邺区城管部门还为一线执法队员更新配备了4G网络执法记录仪,一方面为城市管理现场监督、取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缓解取证难问题;另一方面又对城管执法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个人执法行为的规范性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使执法行为更加透明和公正,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执法记录仪对现场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实时传输保存到指挥中心数据库,客观、公正、完整地记录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证据,有利于市民对城管执法的监管。”周洋介绍道。

周洋说,在大队里“传帮带”帮助新队员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传统,轮到他也是如此,突发性工作冲在最前面,做好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大家牢记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居民遇困难愿找城管协助解决

从几年前刚入职开始,周洋就遇上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青奥会、国家公祭仪式、江苏发展大会等先后在南京举办,周洋也参与到建邺属地保障的工作中。回忆起当时刚入职时的青奥会,周洋笑着说:“那时候就是满满的兴奋,夜班12个小时,从晚八点到早八点,大家轮班站岗、巡查。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并肩奋战的日子值得回忆。”

为了维护街面环境整洁,落实店家的“门前三包”,沿街巡查是他们的工作日常的一部分。很多地方车辆和人流较多,沿线门店长期在店门外摆放着桌椅、玩具车、冰箱等经营物品,路面十分脏乱。这也一度成了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块“顽疾”。为此,周洋和他的队友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耐心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召开协调会。

“说到底,城管执法工作就是与普通市民打交道,只要我们依法行政,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为服务对象考虑,竭诚帮助他们,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周洋说。

“这几年感受最深的变化,就是居民遇到困难,愿意找城管去协助解决。而这一变化的背后,也是城管执法方式的转变,从执法理念的角度来说,从以前的教育处罚相结合,到现在的以教育为主,治理和疏导相结合,真正做到管理和服务。这样一来,居民百姓更愿意接纳你、走近你。”周洋如是说。

通讯员 尚婷婷

扬子晚报记者 郑幼明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