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女孩"的现实人生:曾是村花 梦想是种好地

来源:红星新闻
2017-08-24 20:10:13

▲石奶引家的织布机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石奶引的儿子石连锋和儿媳石碑坤,每年开春干完农活后都要出门打工,然后等秋收时回家帮父母收庄稼。“父母年纪都大了,身体又不好,外出久了不放心。”石连锋说,今年他和老婆出门打工才几个月,就接到父亲鼻窦炎发作入院的消息,就提前从广东赶回了家。

村长石华科说,石奶引一家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属于贫困对象,往年他们家是享受低保政策的,但今年村里有3人考取大学,就把指标优先给了考取大学的困难家庭。

石奶引一家对这样的决定很理解,“娃娃读书重要,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要我们大家努力,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石奶引的家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婚姻

她是村寨一枝花,被父母许配给没见过面的人

年轻时的美丽,是石奶引身上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1961年,石奶引出生于庆云镇寨锦村七组,原名石婢学。少年时代的石奶引是寨锦村的一朵花,留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处处表现出山村少女的活泼、健康、美丽。

石奶引家共有六兄妹,三男三女,她是老大。由于家里兄妹多,石奶引很早就去顶劳力,因此从来没有读过书。4岁的她就学会放牛,7岁学会做饭,13岁跟随大人下地干农活。据庆云镇给媒体提供的资料显示,小时候的石奶引就很引人注目了,翘翘的鼻子,美丽的大眼睛,还有那头乌黑的长发,让她看起来楚楚动人,被誉为寨子里的“一枝花”。不仅如此,她还心灵手巧,唱歌、刺绣、织布、染布,一学就会。到14岁的时候,她就能独立织布、染布、做衣服了。

▲如今的石奶引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曾有媒体报道,石奶引22岁的那年,媒婆把她介绍给了佰你村的石学文,经历过几次的“行歌坐月”(情歌对唱),彼此十分满意,渐生情愫,23岁那年的腊月,双方由父母做主,举办了婚礼。夫妇二人和睦相处,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事实并非如此,石奶引告诉红星新闻,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行歌坐月”,而是父母做媒将她嫁给石学文的,当时她感到委屈,总觉得是“被父母逼的”。石奶引回忆说,当时自己的条件不错,追求的男生不少,甚至还有了意中人,但遗憾的是父母早就把她许配给了石学文,“我们直到结婚,两人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她感到委屈的另一个原因,是石学文家的兄妹比自己家还多,一家7兄妹挤在一间小屋子里,条件还没她家好。

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石奶引嫁到石学文家后,经过2年的走婚,两人有了感情才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婚后,两人感情一直挺好。不久后,他们的女儿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两年后,儿子降临人世,喜上添喜。有了儿女,他们十分满足,辛勤劳动,并盖了一栋新木房。

▲石奶引的丈夫石学文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平时,石奶引和丈夫靠种地为生,儿子儿媳外出打短工,每年可以挣些钱回来补贴家用。眼看生活有了起色,但是一家有六口人,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很难有结余。

但石奶引还是很乐观。8月18日这天,儿子石连锋把印有母亲头像的一元纸币递给石奶引,她认真端详上面的人,开心地笑了,说:“还是年轻的时候好看。”

不过,她并不特别留恋这张纸币上的头像,她的梦想是种好地,把两个孙儿带大,就算再困难,一家人也要努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石奶引的孙女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幸运

帮扶相继到位,“明年日子就会好了”

石奶引的这个梦想,很快就能实现。

一项针对她的帮扶正在进行。庆云镇政府宣传委员石文章说,镇里面已经拟定好石奶引家的帮扶项目,计划为她家准备30斤鱼苗、鸡、鸭苗各50只。通过这个项目,一年能为石奶引家增收四五千元。此外,还会不定期组织少先队员到石奶引家,帮她打扫卫生。

当地还邀请了扬州大学的帮扶专家团队,对石奶引一家开展帮扶活动。扬州大学副教授凌裕平说,见到石奶引之后,他下定决心要长期对她家进行帮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石奶引一家过上好日子。

“这个地方虽然是山区,但降水充沛,除了种水稻,还可以试着在水田里养些市价较高的黄鳝、泥鳅。”凌裕平说,石奶引家有6块水稻田,凌裕平已经想好,稻谷收了后,还可以种蔬菜,这样可以增加她家的收入,也可以改变她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针对当地有在田里养鱼的习惯,凌裕平打算对其进行改良,让她在田里养泥鳅、黄鳝等。石奶引家还有一些荒山,凌裕平也准备在上面种植一些经济林,这样就能为她家增加一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