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却少有一夫多妻现象?

来源:文汇网
2017-03-30 16:52:02
分享

“金币协议”下的契约婚姻

过去,当一位伊朗男孩到了适婚的年龄,他的家人就要开始为其找寻未来的伴侣;而今天,更多的男生会在生活中邂逅意中人。但无论通过怎样的途径,伊朗至今仍保留着由男方家庭上门提亲的传统。通常情况下,男方家长会带上鲜花和糕点亲临女方家,被提亲的女孩只有在父母喊出“奉茶”后,才会出现在客人面前。如果双方长辈对孩子们的结合基本认可,那么两家就会启动下一步程序:“契约”谈判。

尽管婚后伊朗妇女不必改变自己的姓氏,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恰恰相反,伊朗已婚妇女必须得到丈夫的许可才能申请护照、继续学业或参加工作。因此,在订婚前,双方会就女方在婚姻中所享有的财产支配权、教育权、工作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商定的结果都会以条款的形式反映在结婚证上。

生活的琐碎或许不会被尽数纳入,但有一项内容一定会出现在结婚协议上,那便是Mehrieh———类似中国婚姻中的“礼金”,但又不尽相同。Mehrieh如今是以金币的形式存在的,但老一辈人的结婚协议上写的是“土曼”(伊朗货币单位),只是由于后者不断贬值,才被金币替代。在今天,Mehrieh的数目从数十到上千不等,它的存在不是作为支付给女方家庭的“抚养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妻子经济上的安全感,因为通常这笔钱只有在离婚时才会兑现。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