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财政权”照样“妻管严”
大多数的伊斯兰社会都是男权至上,伊朗也不例外——尽管这个国家允许女性独自驾车或外出就业——这一点在当地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关系中得到更多的体现。
在伊朗,签订结婚文件时会标明礼金,通常以金币的形式出现,数额多少与男方的经济状况、女方的个人及家庭条件、嫁妆的多少等因素挂钩,并且是男女双方在谈婚论嫁时“摊在台面上讲”的事。在首都德黑兰,聘礼一般不会少于100个足额金币(约合人民币15万元),但这笔钱并不是在迎娶新娘时支付给娘家,而是作为婚姻意外终止(比如离婚)时,男方对女方及其家庭所必须给予的补偿。当然,妻子在婚姻续存期间也可以向丈夫索取部分金币用以赡养自己的父母,但大多数女性通常不会这么做。
婚后,日常起居全由女性操持,家中的大事小事并不全由丈夫说了算,尤其是在大城市,“妻管严”数量可相当多。不过,理论上伊朗妇女在家庭中不会掌握“财政大权”——毕竟家中所有的房产、股票和存款同她们都没什么关系。一旦离婚,她们能够带走的只有结婚协议上签署的金币,而即便是这样一笔补偿,许多女性也要诉诸法律才能得到。如此看来,伊朗妇女在经济上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丈夫是否慷慨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