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16年山西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截止2016年11月,全省行政执法机关共立案1571件,办结1504件,涉案金额426万余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9个。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破获制假售假案件3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4人,涉案金额1亿元。全省检察机关批捕案件69件90人,起诉案件191件283人。全省审判机关受理271件,审结212件,判决562人。
全省工商系统以涉农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对商标侵权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重点查办跨区域、大规模、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商标侵权案件,相继开展了五大重点整治行动:分别对农资市场、流通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广告违法行为等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还采取了保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专用权行动。截止2016年10月底,全省工商系统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71件,其中已结案257件,罚款金额95.8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4件,案件信息公开116件。
全省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全年共立案查办较大侵权盗版案件50余起,先后开展了全省冬季出版物市场整治行动、“秋风2016”专项行动、“净网2016”专项行动、“护苗2016”专项行动、教材教辅专项整治行动、云盘专项整治行动、印刷复制企业整治行动等全省性的集中统一行动,加强图书报刊音像市场、物流枢纽、集市景区、数码电脑城等重点部位的监管。组织全省各级版权管理部门和本系统法规部门大范围、多角度、创新性地开展“五进一销毁”版权宣传活动,全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强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逐步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形成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合力。通过建立完善行刑衔接长效机制,实现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为联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开展涉刑案件物证检验鉴定工作,开辟涉刑物证检验绿色通道,为查办食品药品领域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案件移送,绝不以罚代刑机制,保证案件顺利起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惩。截止2016年11月底,全省共出动1198633人次,检查单位486066家次,责令整改67371家,停业整顿1460家,捣毁窝点43个,吊销许可5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0383件,罚没3937万元,有力地震慑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