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迸发铺天盖地的创新活力
“电梯门打开,陈湘宇一只脚跳着进了办公室,步幅很大。”福布斯中文网曾对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陈湘宇这样描述。
仅仅4年,就上市纳斯达克——正如他的公司名字“创梦天地”一样,这个令人炫目的梦想在34岁的陈湘宇手里实现了。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5岁的企业,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手游领域的翘楚。
创梦天地梦想成真,缘于深圳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肥沃土壤。
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创新土壤,最核心的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深圳市政府可以说是亲善市场的政府。”郭万达这样形容,市场好比一片森林,有参天大树一样的大企业,也有灌木林一样的小企业,政府主要责任是把生态搞好,让树木可以自由茁壮地成长。
在深圳,很多企业家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对接市场、进行研发,而不是怎么和政府打交道。
一家国际化医疗设备企业的负责人说,希望政府采购不要照顾本土企业,关键是建立起一套公平指标体系。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深圳创新发展的秘诀所在。
“特区立法权是深圳发展最大的优势。”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刘曙光说,从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从1992年被赋予经济特区立法权后,深圳共推出126部法律,基本涵盖经济社会管理各方面。
“优质企业选择在哪里,不是着眼于土地、政策、优惠,而是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时候深圳的法治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深圳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胡建农说。
深圳市中心,深南大道和建设路交叉路口,一片老旧建筑。
拆掉8万多平方米老房子,新建22万平方米建筑——罗湖区“深圳酒店”项目2010年起就列入第一批城市更新项目,5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走完流程。
去年8月底起,深圳的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在罗湖拉开帷幕,仅仅5个多月——今年春节前,这个项目就通过区里审批。
“和之前流程比,节约了近2年时间。”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说,罗湖原来产业空间是1500万平方米,现在列入计划的城市更新面积近1500万平方米,“等于再造一个罗湖!”
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城市更新改革试点,是深圳近年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制度供给的缩影。
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压缩90%的社会投资审批事项;敲响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拍……近年来,深圳坚持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新动能,为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红利是惊人的:2013年初,深圳在全国率先实施新的商事主体登记制度。如今,这里已有100多万家企业,意味着不到20个人就有一家企业。
“深圳最大的优势,不仅是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更是有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活力。”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说。
这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150家孵化器,全国1/3的风险投资公司,4.6万家VC/PE机构,200多家境内上市公司,超过500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移动互联、云计算、基因等产学研资联盟45个,金融业增加值、总资产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华强北,曾经的“山寨王国”,如今已成无数人心中的“创客天堂”。
“这里半天出小样,一天出大样。当你想的时候,华强北已经在做了;当你做的时候,华强北已经发货了。”赛格集团副总经理胡建平如此形容这个街区“推陈出新”的速度。
“富有创造力的企业会选择在哪些城市?”加拿大作家马里奥·波利斯在名为《穷城市、富城市》的著作中披露了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不是这些城市有多好,而是这些企业在自己城市出生,拥有这个城市的基因,与这个城市一同成长壮大。
一年一度召开的深商大会,是深圳企业家的盛事。“深商”,已成为一个特有名词。
“深商是一个勇于拼搏和奋斗的群体,不靠关系靠本事,敢于创新和追求梦想。”北科生物总裁刘沐芸说。
华为、华大基因、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在深圳,流传着一个“五华现象”的说法。
“作为通信、生命科学、动漫、生态旅游、物流领域的领跑者,‘五华’只是深圳标杆性企业集体崛起的一个剪影,是时势和市场造英雄的一个诠释。”郭万达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德勤成长企业市场与服务主管合伙人周锦昌说,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很多深圳企业家突出特点是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勇敢接受挑战,新一代的企业家则更加与世界对接,看重创意、技术、商业模式的改变。
在商海里历练多年的加拿大青年丹尼尔与江西籍妻子在香港偶遇后,最终选择在深圳“落户”和创业,开了一家精酿啤酒屋,酿造多种味道和颜色的新鲜啤酒,生意不错,还计划在深圳开第二家。
“深圳是我们的家。”34岁的丹尼尔说,“有人说我的啤酒屋是外国人开的,我说在深圳没有外国人,因为大家都是从不同地方来的。”
美国《时代》周刊曾以《三城记》为题在封面刊登“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个国际大都会形成的故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三者都是移民城市。
移民之城,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带来不同的文化和无穷的活力。
“来了,就是深圳人!”作为一座移民之城,深圳文化多元而包容,吸引着来自中国乃至世界怀揣梦想的人们到这里创业,活力不断在这里释放。
创新引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升腾起蒸蒸向上的力量
“原先的刻板印象,认为‘中国制造’多是模仿,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用充满创意的产品,开始在世界舞台证明自己。”
今年2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蓝光之父”中村修二教授到访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时有感而发。
成立于2013年的光峰光电,成功破解激光不发散、热量高、散斑等世界性技术难题,将激光光源应用于投影、电视、照明等领域。
“公司发展迅速。2014年的销售额仅几千万元,2015年已过亿元,预计今年可达4亿元。”光峰光电创始人李屹博士期望不断创新激光光源技术,让创新之光照亮世界舞台,改变人类生活。
源头创新、颠覆式创新、引领式创新,使深圳成为一座有着强烈“未来感”的城市。
今年4月20日,《自然》杂志网站公布了衡量高水平论文产出水平的自然指数。引人注目的是,多家中国产业机构进入全球50强,深圳华大基因更是以“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二”的排名引领中国公司。
深圳盐田,梧桐山下,一座由“鞋厂”改造而成的建筑内,就坐落着这个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企业——华大基因。
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构建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平台,华大基因历经近20载努力,站在了世界基因科学的最前沿,将基因科技成功应用于医学健康、农业育种、资源保存等领域。
“未来必定是以人为本的生命经济时代。我们能不能尽快把中国的出生缺陷率降低50%?把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做到世界前沿去?”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以一连串问题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预防和构建未来。”
放眼世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牛鼻子”,谁就能赢得未来。
从光启科技具有隐身性能的超材料、把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搬到城市上空的“云端号”,到华讯方舟对太赫兹技术的前瞻性研发、构建全球卫星宽带通讯网络的构想,一个个“深圳故事”不仅极富想象力,更是实力的写照。
“这些创新型企业将原始创新与产业化集于一体,国际化程度高,正在成为深圳源头创新的突破口。”深圳市未来产业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主席周路明说。
“深圳在生物、空间等领域都在布局,在某些领域已经和世界同行甚至领跑,将来一旦爆发,就可能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郭万达坚信。
科技改变命运,创新决定未来。
“十三五”开局之年,“高位过坎”的深圳与“爬坡过坎”的全国一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挑战无法回避:科技创新资源“先天不足”问题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要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矛盾、问题和挑战。”马兴瑞坦言,“我们要在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不断强化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创新优势,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以著名科学家命名并牵头组建,或者社会力量捐赠、民间资本建设科学实验室,可予以最高1亿元支持;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发起设立专业性、公益性、开放性的新兴研发机构,予以最高1亿元支持……
从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到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近日,深圳大手笔出台三大“若干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
“我们要抢抓新机遇,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争创一流,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许勤说。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正努力加速“领跑”。
这是深圳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GDP总量达2.6万亿元左右,努力建成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新时期,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特’、能够‘特’,也必须‘特’,就是要以特别的引领作用、特别的担当精神、特别的实干业绩,让‘五大理念’进规划、进计划、进实践,在‘率先’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确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率先落地生根,继续擦亮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马兴瑞说。
深圳,别称“鹏城”。
放眼深圳之西——前海,前海自贸新城、前海国际金融城、香港现代产业城和蛇口国际枢纽港“三城一港”建设如火如荼。
眺望深圳东部——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坝光,美丽的海湾畔,正在进行“七通一平”建设。5年后,这里将变身为一个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产业集聚基地。
前海和坝光,一东一西,犹如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托举深圳迈向未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圳,再次整装出发。
(记者赵东辉、李斌、蔡国兆、刘诗平、何雨欣、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