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尚未落地 厦门妈妈已“迫不及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有啥利好】
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生育意愿
当前,多数群众希望能够生育两个孩子,据调查,20-44岁已婚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数是1.93个,农村是2.1个左右,城镇是1.8个左右。还有80%的人希望有儿有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群众的生育意愿。从长期看,政策调整后,家庭规模有所扩大,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亲缘关系网络,增强家庭的代际支持、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发展。
优化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压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人口开始减少,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据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与不调整政策相比降低2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短期看,将直接带动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扩大相关领域投资,增加就业。长期看,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更为显著。虽然近期会略微推高人口抚养比,但是新增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后,将降低人口抚养比,使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
本组文/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电
【同步】
“全面两孩”尚未落地
厦门妈妈已“迫不及待”
厦门日报讯(见习记者黄小芳)“全面两孩”消息出来后受到广泛关注。政策尚未落地,厦门不少已有“一孩”的父母就坐不住了——这里面还包括妇产科医护人员。同时,前往医院咨询冷冻胚胎的夫妇也多了起来——此前,在厦门“单独两孩”政策出来以后,就已有夫妇复苏冷冻胚胎生育二孩。
高龄产妇增多 医护人员也想生二孩
担忧:配套公共服务跟得上吗?
“自从‘全面两孩’的消息出来之后,来我们医院做产科咨询和相关检查的高龄妇女明显增多。”厦门市中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吴英英告诉记者,这些妇女通常都是30多岁、40岁出头,“有些人月经已经明显不正常了,还来鉴测排卵,想要生育二孩。”记者了解到,妇女一旦超过35岁,将被视为高龄产妇,在前往中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的妇女中,有的甚至已经43岁了,生育二孩的理由是“政策允许了,孩子也已经上大学了,自己没什么事,就想再生一个”。
“甚至连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也表达出想要生育二孩的意向,有些40岁左右的医生,也还想再生。”这让吴英英颇为担忧:原本床位、妇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就比较紧张,全面二孩开放后,产妇有可能越来越多,如果医护人员自己也怀孕了,要如何是好?
吴英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11月8日,就有本地媒体报道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医院将面临更大的考验。该报道指出: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厦门市医疗机构妇产科床位近2000张,占总开放床位数的14.85%;儿科床位1000张出头,占总开放床位数的7.61%;厦门市部分大医院的产科床位呈现紧张状况,预产期在明年4月前的建档名额已所剩无多;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数还不到0.3名。
热门推荐
更多>



- 涨姿势:时尚色彩 英伦风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