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军人样子——听3名外国友人讲述我赴黎维和官兵的故事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联黎部队(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临时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军人。大家在与当地居民、外国友军朝夕相处时,举手投足之间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军人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7月中旬,记者随第14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官兵来到各任务点,从与中国军人一起共事过、接触过的三位外国友人口中,了解维和官兵的故事,从中感受他们眼里的中国军人样子。

印象一:英勇——不畏生死,临危不惧

【人物简介】联合国雇员:默罕默德

【个人讲述】我的工作就是,协助中国维和军人执行各种任务,主要担任协调、联络等工作。和他们共事9年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帮助我们排除果园里的炸弹(子母弹),中国军人十分英勇,个个不怕死。

那一年,我们附近村庄的一个果园,因为和以色列冲突留下很多未爆弹,我跟着中国军人去排爆。树上、地里,到处都挂着炸弹,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引爆。我们当地就经常有人碰到这种炸弹被炸伤炸死的。

当时,我就心想着这么多炸弹,密密麻麻的,又危险,中国军人会不会知难而退,被炸了可就得不偿失了。没想到,他们穿上防护服,指挥员现场分工后,就开始工作。从地上到树上,小心翼翼地把未爆弹移到沙箱里。一颗子母弹就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了爆炸,幸运的是没有伤到人。即使是这样,他们第二天又来到果园作业,直到把未爆弹都排除干净。

【延伸解读】不畏生死、临危不惧,是中国赴黎维和官兵的特殊印记。在所有联黎部队中,中国工兵是大家公认扫雷技术最好的,担负的作业任务也是最危险、最复杂的。一次,维和官兵帮助73岁的法蒂玛老人挖掘深埋地下的航弹,当时虽然引信脱落,但弹体内的起爆管仍在,如果受到撞击,随时可能爆炸。中国工兵凭着一股不怕死的血性,硬是把航弹从4米多深的地下挖了出来。

这些年,中国维和官兵面对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的考验,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维和战场,战斗在维和一线,一次次地把“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写进了联合国报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

印象二:敬业——不怕吃苦,做事认真

【人物简介】地雷行动中心官员:卡西姆

【个人讲述】中国扫雷兵是我见过最敬业的。因为联合国规定,要上雷场作业,必须先过扫雷资质认证。我就是负责考核的人员之一。在前期训练时,我曾多次实地去察看,他们做事认真、敬业精神,让我很敬佩。

5月底,新一批的中国维和军人到达黎巴嫩后,第2天投入到扫雷资质考核前的强化训练中。地中海畔天气炎热,有时候地表温度都超过45度,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趴就是一个多小时,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给我印象深刻的还不止于此,在训练调试探雷器这个科目时,中国扫雷兵可以每人每天练习上百次,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他们每次练习都是认真对待。更别说是,拉雷、清排等科目了,练习到手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精准无误,熟练程度可以说是其他扫雷队伍根本无法比拟的。此外,为了每天挤出更多训练时间,他们还把饭堂搬进了训练场,开饭时就围在简易的餐桌旁就餐。

【延伸解读】卡西姆看到的,只是中国军人敬业的一个小缩影。在“蓝线”(联合国划定的黎以临时分界线)上作业,中国维和官兵每天扫雷时间最长,排雷数量最多,几乎每天早上5点30分官兵就要赶赴雷场,这时其他维和部队大多还在梦乡里。有一次,联黎司令部在划分某雷区作业任务时,因该雷区不明地雷多,地形复杂,被多国维和营拒绝。这时,中国维和官兵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此项任务,并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排除了这片雷区的地雷。

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做事认真、敢挑重担,给当地居民和联黎司令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扫除过的雷场是质量最高的,从未发现雷患;安全系数也是最大的,至今仍保持着人员“零伤亡”的纪录。

印象三:友善——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人物简介】当地居民:卢德伊娜

【个人讲述】我是库雷拉村的居民,与中国人的接触,就是从他们来村里帮助我们看病开始。每周他们都会准时来到设在村里的医疗点,只要一来,总会围上很多人,看病的看病、拿药的拿药,而且都不花钱。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经常给家人拿点感冒药、创口贴啥的,中国军医总是笑脸相待。这几年,中国军医的面孔没记住几个,但找臂上有红旗(五星红旗)的军人帮忙都管用。

一次,我家6岁的小孩不慎被刀划伤了手臂,鲜血直流,把我们全家人都担心坏了。我们赶紧拿毛巾把伤口按住,就往中国营区跑。到门口,我们看到穿着熟悉的军装和那臂上红旗,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一个军人把我们带到了他们的医院。一名黄皮肤、大眼睛的医生立马帮我孩子进行清理伤口,完了又进行包扎,还给我们拿了好多药,嘱咐我们过几天带小孩按时过去换药。

【延伸解读】友善、笑脸相迎,是许多当地居民对中国军人的第一印象。只要当地居民有困难,中国维和部队总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前不久,得知驻地辛尼亚小学缺少学习用品和娱乐设施,第14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的官兵不仅送去了书包、电脑等物资,还专门派人为学校修建了足球场。

善意之举远不止于此,在一茬茬维和官兵的坚持下,中国维和部队设在辛尼亚、日不肯、库雷拉的三个医疗点,每周一、三、五,官兵们都会雷打不动、定期前往,为当地居民巡诊送药。如今,中国军人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换来了反哺之举,遇到困难,只要亮一亮臂上的五星红旗,就会有当地群众热心相助,受到不一样的礼遇。

(记者 李映青)

分享到6.79K
编辑: 宁波标签:
最后一刻 降温
人口减少,日本经济衰退的真正魔咒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速7% 国民经济缓中趋稳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高考撕书狂欢过后 看各学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