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丰宁造林“新愚公” 18年坚守生态绿化梦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承德7月15日电 18年,一双胶鞋、一把镢头、一件蓝褂子、一顶草帽,简单的一套行头,陪他风里来雨里去;
18年,不管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他清理石块、开荒挖塘、植树种草,坚守大山,不图回报;
18年,他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一次又一次坚持下来,硬是把一座座光秃秃的后珠山变得林丰草茂,花香袭人,果实累累的世外乐园。
他就是丰宁选将营乡的孙树明,今年56岁。如今,野鸡、山兔、山鸟等珍禽又回到了后珠山,几十个树种,上百种野花、药材,千余亩林草,万余棵树木,把这座山装点得郁郁葱葱。
他的家人这么多年与他风雨同舟,从最初的不解、反对到支持、加入,共同治理,走过了漫长艰辛的道路。多少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里人,如今山绿了,水秀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值最热的下午三点,孙树明还在一锨一锨的挖,皮肤都晒成了黝黑色,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但是他眼神里闪着光,有他为梦想坚持的自豪。我十分惊讶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让他一坚持就是这么多年,让植树造林变成了他毕生的追求。
说起孙树明治理荒山的事儿,还是源于儿时的萌动,老来难舍的梦想,他说:“我从小大山里长大,与大山有着不解的情缘,如果能通过我这一辈的努力,让环境变好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那就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我不禁感叹,也许他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种不计回报、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家风的恒久传承。也许是因为名字里带了“树”字,为了小树的明天,为了这片树林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明天,一家人毅然坚守18年,绿化荒山18年,堪称当代“新愚公”。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初上山的路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孙树明想,后珠山需要绿化的面积很大,上山栽树不能光靠肩扛背驮,他决心要修一条车行道,而且要树栽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他带领家人用铁锤敲打、铲车挖掘,两年多时间修出了一条盘山路。18年来,为了上山栽树,家里的镢头、铁锨不知换了多少茬,胶鞋不知换了多少双;家里种地的收人都一点一点购置各种树苗、雇机械车;家里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还有三个孙子孙女,都加入到植树造林的大军,儿女们也由最初的反对到有钱的拿钱,有力的出力,老伴负责家里的伙食和养活牲畜,儿子儿媳农闲时候上山干活,就连小孙子孙女在放假期间也都成了他的劳动力,为他们上山送饭,通过一家人的努力,终于使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川。
回想十几年的艰辛经历,孙树明也总结了很多失败的教训。为了提高栽植树木的成活率,一开始孙树明带着家人一车一车地把水往山上拉,每种一棵就灌一棵。最近几年,他开始在山上打旱井(水窖)汇蓄雨水。他说,雨水浇过的树木更容易成活,而且大旱时可以救命。几年前,他琢磨从后山引泉水浇灌树木,水利部门下来考察以后说你们这个地形太难了,他硬是自己一点一点挖了沟渠,成功把水从几里远的后山引过来。
孙树明说,对付干旱和土壤条件差的山地,最笨的办法,就是反复地补栽。因为一次种下的树,要求百分之百的成活率是不现实的,能达到85%的成活率就算达标,那些死去的就要来年补栽。补栽后也仍不会是百分之百成活,还要继续补栽,还有火烧、兔咬、羊啃损失了的都要补栽。十多年来,正是这一次次补栽才保证了后珠山成片的绿色年年增加。
早年栽的一些李子、山杏、海棠、苹果、山梨树,现在都挂了果。孙树明就和儿子商量,告诉村里乡亲,山上的杏、果大家都可以去采摘,想要多少摘多少。就是一点,不要把杏树、果树弄坏了。孙树明还经常摘一些果子给村里的老人送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这些事,儿子儿媳以及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有这样的好榜样,他们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好家庭,邻里和睦的精神在代代相传,孝义在代代相传。在他的带动下,娘娘庙村涌现了一批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人:在外工作人员主动回家挑起支书、村主任重担,为村民修路、打井,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也纷纷捐资扶持村里搞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回报家乡。
面对后珠山今日的雏形,我问他今后何去何从?孙树明说,栽好梧桐树,凤凰自来栖。他要一如既往地干下去,世世代代接力下去,将后珠山建成一个生态农业、林业观光园,成为一流的特色旅游观光胜地,为家乡、为丰宁的生态文明建设,留下一座青山、留下一种精神、留下一个传承、留下一道风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