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押运线路保密 成都70万卷档案搬新家
成都市档案馆新馆外观像“鼎”。
成都市档案馆新馆的档案仓库。
9日恰逢“国际档案日”,耗时两年半建设,位于成都高新区天仁路260号的成都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开馆迎客。这是成都又一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新馆建设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原馆的4倍,其规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已建成和已开工的档案馆中排列第三,仅次于深圳市和广州市档案馆。今后,市民不仅可以在新馆查阅档案,还可以在这里欣赏展览等。
新馆直击
远观像“鼎”
庄重权威分三大功能区
成都市档案馆新馆是一座方正的门式建筑,远观,就像一座古代的“鼎”。
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馆造型灵感的确来源于鼎,鼎象征着庄重、权威,而中间的留空,意味着开放。
据介绍,新馆主要有三大功能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1.5万平方米的档案保管区。二是有6000余平方米的公众服务区,包括档案查阅服务区和档案陈列展示区。三是业务技术办公区,主要包括档案接收、整理、编目、消毒、扫描录入、数字化加工、电子档案保管、灾备等业务技术用房。
目前,档案馆还在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一旦众多档案完成数字化后,市民用二代身份证和指纹,通过电子查询系统,就可以查询档案了。
资料丰富
80年前的成绩单可查阅
目前在成都市档案馆,可以查阅到馆藏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在新馆查阅区,陈列着大量的归档文件目录,市民可以通过翻阅目录,记录下档案编号,通过工作人员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档案。
9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偶遇了百年前的一份作弊记录。在1907年的成都成公中学的档案文件目录里,一位学生的作弊情况被记录在案。想必那位学生一定想不到,自己的作弊记录,100多年后的今天还能被人查阅。
此外,如1935年到1949年期间的树德中学、石室中学等学校的档案,全部都能在此找到。学生的成绩单、毕业证、退伍记录等等都能在此查阅到。
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之前,医院、学校等很多资料都会收藏在档案馆。新中国成立之后,档案馆就只接收市级机关的档案资料了。目前,档案查阅服务区是许多学生最爱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可以查阅档案资料,完成学术论文。需要写家谱的市民,也可来这里查询几十年前的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