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台设备实时跟踪 探访重庆PM2.5超级实验室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调试PM2.5监测仪的采样头。 重庆晨报记者高科 摄
工作人员测量PM2.5的质量浓度。
工作人员对大气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
重庆早在2009年就开始监测PM2.5,担此重任的正是同年成立于北部新区的大气环境综合观测超级实验室。
作为首家正式参观超级实验室的媒体,重庆晨报记者昨日参观了重庆市环保局下辖的这个实验室。
重庆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的工作人员李礼说,超级实验室无论是占地面积、设施数量、监控项目还是分析能力都是重庆同类大气监测室中的翘楚,而里面有20多台设备监测的50多项数据都与PM2.5有关。
对大气污染物实时跟踪
实验室分成左右两间,每间有十几张桌子,上面摆满仪器。“共有40余台吧。”李礼说,除了监测PM10、PM2.5等常规项目外,超级实验室里还配备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黑碳仪、大气稳定度仪、双通道颗粒物分析仪、颗粒物粒径谱仪、二氧化碳分析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在线监测设备。
其中,颗粒物粒径谱仪实时监测环境空气中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及数浓度,同时监测多个通道的粒径分布。
每台仪器的数据收集反馈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是及时反映,有的则是要一个小时后再出数据。李礼说,他们会在办公室等待数据的传输,再进行相关的分析归纳。
花大精力关注PM2.5
李礼说,40余台仪器里就有20多台是用来监测PM2.5,会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多达50多项指标的相关分析。
李礼指着第一间实验室里一台管道穿破屋顶、长得像饮水机的仪器向记者介绍道,这台仪器是实验室最昂贵的设备之一,造价高达200多万元。
李礼表示,其实跟百姓紧密相关的只有质量浓度,这也是主城30个监测站都在监测的数据。“我们收集研究PM2.5的其他几十样指标,是为了后来的科研项目做准备。”
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我们的分析结果是要直接为后来的决策提供依据的,因此意义重大,不敢马虎。”
李礼说,除了要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原因,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指导外,超级实验室的工作还包括一系列国家级的科研活动,因此工作量和压力都还是比较大。
“我们实验室成立以来,就对PM2.5进行监测,监测出来的结果显示,重庆其实污染并不严重,要远远好于京津冀等地。”李礼说,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公布重庆的PM2.5数据,是因为当时出台了国家级标准,按标准来发布更权威也更精确一些。
热门推荐
更多>俯瞰湖南郴州电摩“坟场”场面震撼
嘿,我们考完了!
“东方之星”船体封存
38组抗战档案首次解密亮相北京市档案馆
图片精选:被大自然占领的无人村
摄影师11年拍摄“中国人的家当” 新书今在京发布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京开幕
红色通缉令上网人员原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纳孙新被押解回国
全国部分地区2015年高考结束
图片精选:重庆高考毕业生摆班级毕业照告别
2015北京珠宝首饰展览会举行
江西南昌:高考替考“枪手”已被控制
【图刊】“东方之星”救援全纪录
图片精选:86岁老人第15次参加高考
成都“空中警察”一个空姐能敌两条汉子
广州军区某师夜战训练 场面科幻震撼
图片精选:高三生迎来最后一课
2015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