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被刻打油诗:“破车一台独占两位”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停在马栏北街一家医院附近时被发现,一共刻了32个字有“小惩大诫”字样
“方便自己,影响他人,破车一台,独占两位。 ”昨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在沙河口区马栏北街一家骨科医院附近,一辆停靠的私家车机关盖上被刻上了一首“打油诗”。王女士推测,从字迹内容来看,这辆车的车主可能是因停车时,不慎影响了其他车主。
据王女士介绍,她是昨日上午路过马栏北街时发现的这辆车。“当时这辆车停在路边,车里没人,车前的机关盖上被划上了一些字。 ”王女士凑前一看发现,上面写着“方便自己,影响他人,破车一台,独占两位。 ”等内容,一共32个字。从字迹的粗细来看,很像是用尖锐的工具或石头划的。王女士表示,这辆车停在岔道口的坡路边,从位置判断没有什么不妥,因此感觉这辆车很可能是之前在别处停车时被划上字的。
对此,有网友认为,这辆车很可能是停车不规范,影响了他人停车,才被划上字的。也有网友表示,给车身划字人的行为未免有些太过了,换成谁的车被划成这样都会气愤。
梳理
私家车被划都是因为什么?
近两年来,本报曾多次报道过一些私家车被他人故意划伤、刻字等事件。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位有过亲身经历的市民,并结合本报此前的报道进行了梳理。
挡住门头房
2013年,市民周先生新买的一台爱车被他人刻上了“乱停车”字样,后来周先生通过小区的监控录像发现了原因。原来,周先生住的小区停车位很紧张,周先生经常将车停靠在小区外一家门头房旁边。因此,门头房的主人觉得车子影响其做生意,便将周先生的车刻上了字。事后,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周先生不再将车子停在该门头房门口,门头房的主人也为周先生维修了车子。
物业与业主矛盾
2013年,家住甘井子区的李女士因未交停车位费用,车辆被划。原来,李女士所住的小区物业对业主停车进行了分类管理,凡是买下停车位的业主,车辆便可入内停放,没有买停车位的居民,车辆只能停在小区外,李女士就是没买停车位的一员。事后,李女士报警,最终物业承认李女士的车是被保安所划,双方进行了协商处理。
挡住他人车库
2014年,市民韩先生在停车时,由于车子挡住了一位业主的车库,车子被划伤。韩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开车回家吃中午饭,为了图方便,就将车停在家楼下的一个车库门口。由于韩先生的车里没留联系方式,影响了车库主人进车。
占据他人车位
2015年,市民刘女士在小区停车时,由于停车不规范,占据了一个半车位。虽然刘女士车子未被划,但轮胎被他人放置了锁车器,直到物业出面才予以解决。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书勤(报料人:王女士;线索费:50元)本报有奖报料热线82488888
律师提醒
业主向物业交停车费时,如果约定收取的是保管费,车被划伤时,物业公司应依保管合同承担赔偿责任;若约定为场地使用费,则双方只成立场地使用合同,物业公司不负赔偿责任。
解恨之举呼唤解题之道
不文明驾驶挨揍,乱停车被刻字、喷漆……最近,发生在全国以及本市的关于“车”的新闻真不少。从社会角度讲,世界大了,什么事,什么人都有;从概率的角度讲,基数的大小决定了发生一件事的数量和频率。而这些与“车”相关的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基数的庞大——车,的确太多了。
车多了,首先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一度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在古代,达官显贵、有财有势的人家才会坐轿子、骑马。如果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行人不自主地给机动车让路也可能基于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基于文化意识上的一种遗传。
但在如今,机动车越来越归于它的本质——交通工具,当机动车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不管你开的是兰博基尼还是捷达奥拓,在对社会资源占用上是平等的,因此,文明驾驶、规范停车便是大家共同的需要,也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准则。
其实,对于那些乱停乱放的车主们,如果排除有急事而临时停车的特殊情况,经常是旁若无车的“独占两位”。对于很多人来讲,这种视社会公德于不顾的行为即使被 “划了”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会有声音为这种行为开脱:“解恨之举”实属无奈,以暴制暴“情有可原”。
但事实上,从构建法治社会的层面上来说,依法办事其实才是最理智的选择。毕竟,在看完那首“打油诗”之后,如果受损车主真正诉诸法律,那“行江湖正义”的划车者仍旧还是要照单赔偿的。此时,法不容情。
值得注意的是,从记者的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很多“划车案”背后并不只是车主不规范停车的问题,还有很多是抢车位、没车位而引发的问题。而就这些具体案例谈“解决之道”,可以感觉乱象丛生。有法不依、无法可依、旧法难断今日事的现象,是现在大部分城市停车难题的真实写照。
在机动车呈爆发式增长的中国城市中,解决好行车难、停车难这样的问题,靠单一的修路、建桥;靠简单的贴罚单、查违停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真正要用心管起来这件事,还是要靠政府未雨绸缪、高瞻远瞩,不能等到车多得摆不下、路堵得行不通时,才去想解决之法。同样,也不能真等到某一天,因为停车问题发生了“血案”、发生了“丑闻”、孕育了“腐败”等等,而再去衡量现行法规的不完善,进而再出台一个更系统全面、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
因此,近日大连市提出“停车必入位”、“一车一位”的解决之道,从出发点上是切中了要害。如果“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能够切实解决“车者有其位”的问题,那么这种从社会共同问题而衍生出的“解恨之举”必然不会频发,甚至会自然随之消失。本报评论员王琳
热门推荐
更多>- 西安最大棚户区的最后时光 男子自制动力三角翼飞行器 十年花费20万 川藏公路然乌沟段大规模山体塌方致交通中断 图片精选:上海一车库现女性专用停车位 阿米尔·汗携喜剧《我的个神啊》亮相北京 “兔唇宝宝”重生之路后续 父母也想亲生骨肉(图)
- 西安邮电大学情侣毕业4年 重回母校拍婚纱照 云南镇雄鱼洞乡突发洪灾致2人失踪3人受伤 集镇断水断电 深圳暴雨路面地陷大坑 小车被卡“动弹不得” 图片精选:大连现“荧光海”奇观 2015南京妈祖庙会开幕 因家庭纠纷持刀行凶 斗门3岁女童被伯父砍成重伤
- 贵阳局地大暴雨 部分街道积水 广西一位母亲捡废旧品送养女读大学 图片精选:南京“爱情隧道”枝繁叶茂引游客 北京书市开幕 老年读者居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日-8日 安徽阜阳船闸惊现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