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将建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核心提示
离我们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
安全的疏散路线是什么?
今年将动工建设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这一工作正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标识
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共制定八大标识系统,这些标识将沿着疏散路线,从家门口一直竖立到避难场所。
社区
今年6月后成都就将动工建设200个覆盖全域范围的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让市民出家门、出楼梯,就能自发、有序、安全、就近撤离到避难场所。
你知不知道身边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从哪条路过去最近?这两个问题可能会困扰很多市民。今天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市民政局透露将在今年动工建设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所做的工作正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离我们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安全的疏散路线是什么。
将建200个标准化社区
出门就能顺利找到避难场所
市民政局介绍,从2013年开始,成都市在中心城区选择10个社区开展试点,在社区(村)建设标准化的避灾标识系统,让人们沿着标准化避灾标识有序流动,科学和安全避灾。
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共制定八大标识系统,分别为疏散导向标志、综合减灾平面示意图、避难场所标志、自然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指挥场所标识、综合减灾宣传标识、物资储备标识、成都综合减灾标识。这些标识将沿着疏散路线,从家门口一直竖立到避难场所。特别是在每个复杂路口,都会设置明确的标准化疏散导向标志。每个市民从自家门口出发,就可以在沿途标志的引领下,一路走到最近的避难场所。
据了解,今年6月后成都就将动工建设200个覆盖全域范围的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逐步实现综合减灾标准化标识系统全覆盖。为了保证建设执行到位,市民政局又精心选择了5个区(市)县的23个社区(村)作为建设样本,涵盖了多种地形地貌和多种形态的社区(村),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做好范例,打造好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让市民出家门、出楼梯,就能自发、有序、安全、就近撤离到避难场所。
排查自然灾害风险隐患
学校、医院、商场是重点
在今年防灾减灾日上,市减灾办还下发文件,要求依托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温江国家基准气候站、小鱼洞大桥地震遗址公园、白鹿地震遗址公园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等普及灾害风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教育警示作用。同时,引导公众有序参与防灾减灾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应组织有条件的学校赴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各区(市)县政府、市级自然灾害管理专业部门,要动员社区居民、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集中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居民区、机场、火车站、城市地铁、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分期分批开展治理行动。
原标题:今年将建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
热门推荐
更多>- 2015南京妈祖庙会开幕 因家庭纠纷持刀行凶 斗门3岁女童被伯父砍成重伤 贵阳局地大暴雨 部分街道积水 广西一位母亲捡废旧品送养女读大学 图片精选:南京“爱情隧道”枝繁叶茂引游客 北京书市开幕 老年读者居多
-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日-8日 安徽阜阳船闸惊现军舰 “冻住再开挖” 南宁地铁工程成功运用冷冻法施工 沪指大跌2.77% 失守4200点 图片精选:解放军亮相俄阅兵总彩排 河北邢台一钢管厂起火引发化学泄漏 黄烟滚滚 气味刺鼻
- 中俄两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京开幕 大陆首批24位台湾籍空乘正式上岗 北京首批自主培养“空中警花”单飞 精彩热图:西湖上的“西兰花” 北京警行首批女飞行员“秀首飞” 河南多地突降冰雹 大如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