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农业工程中心专家扎根重庆16年 救了很多马铃薯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今日起,本报开设《重报对话》栏目,通过对话的方式,为你呈现对热点新闻事件更权威、更深度的看法,更有逻辑性、思辩性的分析,以及对新闻事件内幕的更多爆料,揭露新闻背后的新闻,展现新闻人物的鲜明个性和传奇经历。
“白求恩当年救了很多人,我救了很多马铃薯,这算是我的一点贡献吧。”
“重庆高山地区那么多农民是以马铃薯为主食啊,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需要我!”
“重庆正在将马铃薯技术推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而不仅仅只是推向中国的其他地区。”
重庆高山农民比其他人更需要我
重庆日报:16年里每年至少两次来重庆指导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是什么让您坚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进行无偿帮助?
弗朗索瓦:在我的孩提时代,我的父母就给我讲过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的故事,应该说那时候就对中国有了某种奇妙的向往。
差不多在20年前,我先是有机会去印度工作了6个月,后来又到泰国工作了两年。有一天我突然在地图上发现,自己离中国越来越近了呀。
(笑)所以,中国对我而言,不算是“完全陌生的国度”。你现在可以想象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中国,并呆那么久了吧?
重庆日报:马铃薯是不耐高温农作物,只要地温高于25℃,块茎便停止生长,而重庆素有“火炉”之称,从科研和推广的角度,重庆应该并非最佳选择吧?
弗朗索瓦:你说得没错,按照气候适应性划分,重庆的确不是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地。相反,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才是更适合的种植地,因为那里的气候、温度等条件更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一开始我就知道,在那些地区,马铃薯种植的规模和技术都有一定基础。
重庆日报:那您当初为何选择重庆?
弗朗索瓦:那得从1999年说起。那年,我在比利时的一本专业学术杂志上,偶然看到了一则北京的学术交流会消息。我很兴奋地申请了参会。
到了北京的学术交流会上,我认识了一个中国专家,我问他在中国哪个地方最需要马铃薯技术上的帮助,对方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你应该去重庆!”
通过他,我才知道,在当时重庆的一些高山地区,很多农民只能以马铃薯为主食。而因为土壤贫瘠以及气候等原因,那里的马铃薯产量不高,人们生活过得很苦。你知道的,我能解决马铃薯的很多问题,想想重庆高山地区那么多农民是以马铃薯为主食,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需要我,我就应该到重庆来!
比起白求恩,我只是救了很多马铃薯
重庆日报:有人把您称为马铃薯“白求恩”,您知道吗?
弗朗索瓦:哈哈哈,我知道的!对这个称呼,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骄傲!
白求恩救了很多很多人,而我呢,只是救了很多很多马铃薯。但马铃薯是很多很多人的主要食物。
重庆日报:资料显示,由您引进并完善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通过对天气、品种和病原菌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分析计算后,可提前3-4天预测疫病暴发。那这几天的预警期对马铃薯意味着什么?
弗朗索瓦: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是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卵菌病害。一旦发病,蔓延极快,等疫病出现时,马铃薯已经大面积死亡,再施用药物毫无作用。
但是,如果能够提前3-4天预警,那么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治,遏制晚疫病暴。并且使用该系统进行晚疫病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7%以上。
重庆日报:重庆地区目前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增产66.7%,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成就,有媒体认为这是您的功劳,您认同吗?
弗朗索瓦:不不不,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们做出的贡献是有的,但肯定不是全部。
的确,我每年至少两次到重庆来帮助农民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但更多时候,是经过我们培训的300多位中国本地的农业专家在辛勤工作,他们分布在重庆酉阳、万州、开县、巫山、巫溪等地,他们做出的贡献更大。
重庆经验将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重庆日报:今年年初,中国提出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从侧面说明中国的粮食安全出现某种危机,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弗朗索瓦:我很早就知道这个消息。我想说,中国把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要知道马铃薯可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将马铃薯作为主粮都是理所应当的。
中国已经意识到了粮食安全这个问题,所以把马铃薯加进来。中国传统的三大主粮中,玉米和小麦很大一部分是作为饲料被消耗掉的,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作为支撑。而将马铃薯作为中国第四大主粮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的选择,这的确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另外,马铃薯作为中国的主粮,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它的产量。在我的祖国比利时,马铃薯的平均产量超过每亩四吨,但重庆以前的平均产量不到一吨。因此从产量上看,马铃薯在中国的提升潜力极其巨大,远远超过中国原有的三大主粮。
重庆日报:在中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背景下,重庆应该已经具有了部分先发优势,您认为未来的重庆有无可能成为马铃薯技术推向全国的重要策源地或者是主要推动力量?
弗朗索瓦:重庆这些年来,在包括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在内的各项新技术的支撑下,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都在快速提升,这是有目共睹的。
我可以跟你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去年11月,国际马铃薯中心在尼泊尔开会,计划引入在重庆已经得到提升的马铃薯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广到亚洲的印度、尼泊尔等11个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角度说,重庆正在将马铃薯技术推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而不仅仅只是推向中国的其他地区。(笑)
人物背景>>
现年56岁的弗朗索瓦·塞黑尼尔(Francois Serneels),是比利时埃诺省农业及农业工程中心专家、比利时海弗孔多塞大学(HEPHO-CONDORCET)生物系教授。
1999年,弗朗索瓦将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无偿引入重庆。
此后16年里,弗朗索瓦每年至少两次到重庆无偿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对引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后,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
自2001年起,这个喜欢穿着雨靴在重庆险峻山区的田间地头转悠的土豆“白求恩”,带着他在比利时的学生,到中国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他将此举视为培养自己在中国的“接班人”,他认为自己与中国的缘分不仅止于他这一生,还将会有他的学生作为后继。
2015年4月10日,弗朗索瓦获得重庆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奖励“重庆友谊奖”。
近日,刚刚结束巫溪县马铃薯晚疫病监测赶回重庆的弗朗索瓦,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热门推荐
更多>- 因家庭纠纷持刀行凶 斗门3岁女童被伯父砍成重伤 贵阳局地大暴雨 部分街道积水 广西一位母亲捡废旧品送养女读大学 图片精选:南京“爱情隧道”枝繁叶茂引游客 北京书市开幕 老年读者居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日-8日
- 安徽阜阳船闸惊现军舰 “冻住再开挖” 南宁地铁工程成功运用冷冻法施工 沪指大跌2.77% 失守4200点 图片精选:解放军亮相俄阅兵总彩排 河北邢台一钢管厂起火引发化学泄漏 黄烟滚滚 气味刺鼻 中俄两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京开幕
- 大陆首批24位台湾籍空乘正式上岗 北京首批自主培养“空中警花”单飞 精彩热图:西湖上的“西兰花” 北京警行首批女飞行员“秀首飞” 河南多地突降冰雹 大如鸡蛋 中外动物专家为我国仅存一对百岁“斑鳖情侣”作人工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