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再添艺术大剧院 施光南大剧院今迎首场演出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今日,施光南大剧院迎来首演《木兰诗篇》。 首席记者 李文科摄
施光南大剧院是我市首个以艺术家冠名的文化大剧院。图为剧院一隅。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再添高雅艺术大剧院——施光南大剧院10日晚正式迎客。施光南大剧院位于南岸区南滨路江南体育馆旁,是重庆首个以艺术家之名命名的文化大剧院。可同时容纳1200多人观看演出。今晚,剧院迎来首场演出,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也飞来重庆,为剧院启幕。
1244个座位 每周都有演出
今日下午,记者走进正在试音的施光南大剧院,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剧场内共有三层,拥有1244个大红色的观众坐席。据了解,施光南大剧院斥资4亿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剧院的舞台、声乐、灯光均按国际一流标准配置。”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剧院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4月建成。未来五年内,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经营。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经理郭文鹏介绍,施光南大剧院除了会上演大量施光南先生的作品外,还会针对不同年龄群的观众上演多元化的剧目。比如,开业演出季就已安排了儿童剧《小马过河》、美国原版舞台剧《加菲猫》、话剧《只因单身在一起》等。此外,施光南大剧院还会举办艺术讲座、展览,“我们会带给观众更广的艺术形式。在票价方面走亲民路线。”郭文鹏承诺,剧院每年演出不低于60场,每周至少有1场演出。
夫人愿捐出生前手记 让更多重庆人热爱音乐
“三年前,我听说家乡要以我丈夫之名建剧院,便不犹豫的签了字。”
今天,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也从美国飞来重庆,为剧院启幕。
今天下午,洪如丁接受了重庆媒体的采访。她告诉记者,施光南生前常和她提到家乡重庆,聊天时还会不自觉的冒出重庆话。80年代初期,他回到南山,还特意写了一首名为《花冠》的歌,赞美家乡的山水。
洪如丁还带着哽咽的声音说,今天她一进剧院大门,看到施光南栩栩如生的铜像时,时光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她看到了正在沉思写歌的丈夫。“他爱重庆的山和水……我愿意捐出施光南生前的一些手记给这个大剧院。”
洪如丁还透露,施光南还有千余首尚未发布的歌曲,她愿意让这些歌通过这个剧院首演,也希望借助施光南的音乐魅力,让更多重庆人热爱音乐。
国家交响乐团首演 “效果一点不失真”
今晚7:30,施光南大剧院迎来了首场演出,由施光南生前所在的国家交响乐团带来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会《木兰诗篇》。
“血色的黄昏刮着血色的风,血色的天空夕阳血一样的红,是鲜血染红了原野,还是夕阳染红了山峰。”在优美的交响乐和浑厚的合唱中,《木兰诗篇》拉开序幕。记者坐在三楼,听和看都非常清晰。
记者注意到,大剧场虽有三层,但看台采用半圆弧线设计,能让观众在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和听到演出。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设计初期,大剧院就充分考虑了声学原理,舞台上表演者的声音能够通过流线型的剧场墙壁和专用材料传递,让声音清晰明亮。
今晚花木兰的扮演者、总政歌舞团歌唱家雷佳告诉记者,在正式演出前,全团进行了两次彩排,“这里所有的设施都很国际化,演员在唱的时候声音很通透,交响乐的效果也一点都不失真。”
施光南简介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解放后,他随父母移居北京,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逝世后,被文化部授予“人民音乐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摇篮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记者 张畅)
热门推荐
更多>- 因家庭纠纷持刀行凶 斗门3岁女童被伯父砍成重伤 贵阳局地大暴雨 部分街道积水 广西一位母亲捡废旧品送养女读大学 图片精选:南京“爱情隧道”枝繁叶茂引游客 北京书市开幕 老年读者居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日-8日
- 安徽阜阳船闸惊现军舰 “冻住再开挖” 南宁地铁工程成功运用冷冻法施工 沪指大跌2.77% 失守4200点 图片精选:解放军亮相俄阅兵总彩排 河北邢台一钢管厂起火引发化学泄漏 黄烟滚滚 气味刺鼻 中俄两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京开幕
- 大陆首批24位台湾籍空乘正式上岗 北京首批自主培养“空中警花”单飞 精彩热图:西湖上的“西兰花” 北京警行首批女飞行员“秀首飞” 河南多地突降冰雹 大如鸡蛋 中外动物专家为我国仅存一对百岁“斑鳖情侣”作人工授精